今年8月,台灣的「碳權交易所」正式揭牌,是不是代表碳交易市場要來了呢?
到底「碳權」是什麼嗎? 有考慮購買碳權嗎?

本集零碳未來,我們和天下永續會研究副總監 高宜凡討論「碳權交易」的能與不能,以及實務上必須注意的事項。

🙆‍♂️來賓:天下永續會 研究副總監 高宜凡

♻本集節目要點:

  • 到去年(2022)為止,,世界上自願性的碳交易市場,統計起來約有20億美金的產值;若計算國際、政府官方的碳金融規模,包含課碳稅和碳邊境費用,到2022年已有約950億美金的市場,加起來已經是接近1000億美金的龐大規模。
  • 減碳必須「棍子與胡蘿蔔」雙管齊下,碳權交易是類似「胡蘿蔔」的設計。讓被管制碳排的企業可以收買民間或其他企業的減碳績效,來折抵自己減不下來的碳排放。讓減碳變成有價的行動,可以賣給大企業,希望可以成為大家主動減碳的誘因。
  • 但臺灣的碳權交易所可能有點先天不良。對比歐洲的「總量管制」,大企業一定是碳權交易中的「玩家」;但臺灣沒有「總量管制」的設計,目前規劃明年先收碳費,但碳費為稅費,並非碳交易,且僅針對年排放量2萬5千噸以上的大企業才需要繳這費用,影響企業僅幾百家,徵收的經費專款專用。在沒有「總量管制」的情況下,碳權交易顯得有些突兀,高副總監如此形容 :「台灣在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
  • 國際上大家參考的「碳權交易」市場主要為歐盟,許多國家都開始成立自己的「碳權交易所」,但這也引發許多問題。去年英國衛報就踢爆,有獨立驗證單位核發的碳權憑證太浮濫,情況大抵為減碳績效被高估,其中發現有高達20倍的落差,造成一波企業重新檢視碳權交易的效益和安全性,避免購獨立驗證機關的碳權,改以政府認可的為主。
  • 台灣廠商目前十分關注歐盟碳關稅CBAM,歐盟已經表態,不能隨意用碳權抵掉CBAM的費用,碳權交易看來並不是減低歐盟碳關稅影響的方式。

更多科技趨勢▶https://pse.is/4drbp9

留言心得回饋▶ https://pse.is/4ee2ft

異業合作洽詢▶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