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

「楷模」原來是兩棵樹,「感冒」原來是官場用語,「三長兩短」遠來是捆棺材的方法,「得過且過」原來是鳥叫聲……我們每天都在用的這些詞,原來是這個意思!讓國學行家許暉帶你重返語文的歷史現場,一次看完「365+1」則詞條當初如何誕生,又如何演變成今日的用法,既長知識又長見識。原來,語言是活的,是有生命的,這些詞條隨著歷史改變,早已不是當初最早的意思了。
節目特別邀請麥田出版社副總編輯 何維民為我們深入介紹!

《一本好書》

原始社會物資匱乏,人類祖先卻能悠閒過活,每週只要工作15小時?反觀現代社會技術發達,我們卻加班過勞、甚至害怕被未來AI取代!
是人類主宰工作,還是工作支配了生活?大量湧現的工作真有存在意義嗎?我們今天是否為了滿足社會的期待,導致人們為了忙碌而忙碌?

綜觀人類三十萬年的歷史,我們幾乎從來不曾像今天這樣,把工作看得如此重要。那麼,人類是從何時開始將工作視為生活的核心?人類學家詹姆斯.舒茲曼所著的《為工作而活》一書,結合人類學、考古學、生物學、物理學和經濟學等多學科的觀點,從人類誕生一路談到AI時代,解讀不同時代驅使人類工作的動力。請聽八旗出版社編輯柯雅云為我們詳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