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6:00
旋律輕輕唱
2017/11/14 (星期二) 時長:40:45
昆陽之戰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之一,王莽當時的兵力號稱百萬,實際上有四十多萬,而劉秀陣營的兵力只有七八千人,後來頂多增援到一萬多人,實力懸殊得驚人,但是,劉秀為什麼能以少勝多,取得勝利呢? 請聽今天這一集精彩的內容。
2017/10/31 (星期二) 時長:39:24
班超經略西域三十餘年,五十餘國均歸服於漢,漢帝封其為定遠侯。永元十二年,班超上書請求漢和帝准許其卸任並回到中原,信中稱「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和帝允准班超歸返,並詔令任尚繼任西域都護。 班超於卸任前,傳授給任尚他的領導哲學,是什麼樣的管理學,讓班超這三十年來得以在西域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任尚可以運用他傳授的方法,繼續保持大漢天威嗎?一起來聽聽今天的「與歷史對話」。
2017/10/17 (星期二) 時長:44:06
元狩四年(西元前119年),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餘里,與匈奴左賢王部隊接戰,殲敵七萬餘人,俘虜匈奴屯頭王和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和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北部肯特山),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一直攻擊至翰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方才回兵。史稱「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執鹵(虜)獲醜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此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漢朝暫時解決了匈奴在邊襲搶掠的問題。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僅23歲,一生戰無不勝,凡六擊匈奴,斬俘敵十二萬人,收降四萬多人。「與歷史對話」,今天邀請您一起聆聽大漢天威。
2017/10/03 (星期二) 時長:42:24
漢朝文景二世雖稱治世,但也發生了七國之亂。 文帝時期中央已感威脅,雖然有人諫言地方諸侯勢力過大,恐步春秋戰國後塵,但同樣出身於藩王的文帝未採取明顯措施。景帝繼位後,原為太子家令的晁錯受到信任,出任御史大夫。他提出《削藩策》,景帝聽從,引起那些早就想反叛的諸侯王們的不滿,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藉口起兵。晁錯受到朝臣的抨擊,景帝與晁錯會如何面對這場動亂,請聽今天的「與歷史對話」。
2017/09/19 (星期二) 時長:45:20
漢朝初立,蕭何首先論功行賞,諸將領不服,曹參尤之。 但他退居齊國為相,避免了朝堂上的衝突。惠帝二年,蕭何去世。曹參在齊聽到這個消息,便讓手下趕緊收拾好行裝。這是怎麼回事?曹參說:「我馬上要到朝廷去當相國了。」不久,朝廷果然遣使來召曹參。斷定自己必將替代蕭何的位置,「當仁而不讓」,這是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