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身處全球電子供應鏈重要位置,歐盟CBAM啟動在即,台灣各大企業主積極尋求減碳方式,其中對於綠電的需求相當高,超過一半的碳排可以經由使用綠電減去。

但綠色和平日前調查,台灣知名的國際大企業多半購買「海外綠電憑證」的方式取得綠電,企業自發綠電的比例相當低;企業缺綠電是不爭的事實,那企業自發綠電是不是可行的解決方案呢?

🙆‍♂️來賓:綠色和平 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 鄭楚忻

♻本集節目要點:

  • 太陽能發電是在台灣相對成熟,又有產業鏈的綠電取得方式,其中又以屋頂光電對環境衝擊最低,以前綠色和平才會主張,企業先把屋頂「做好做滿」,拉高自發綠電比例。
  • 目前各家企業自發綠電的比例都不盡滿意,最高的綠電比例來自採購「海外綠電憑證」,「海外綠電憑證」對企業來說是方便救急,但往後會碰到的問題是若需國際減碳認證,「在地化」亦會是國際考量關鍵之一,遲早得要解決。
  • 「屋頂自發綠電」的最大阻力可能在於「不符合經濟效益」,地面光電開發一次可達幾百公頃,屋頂的開發較為零碎,成本較高,台積電亦有回應屋頂開發有建築安全疑慮。
  • 企業自發綠電的成功案例,可參考新加坡Apple公司,Apple出資跟星國當地綠電廠商合作,在800多間公宅屋頂建構屋頂光電,轉供新加坡Apple使用,成功拉高自發綠電比例,達到減碳目的。

更多科技趨勢▶https://pse.is/4drbp9

留言心得回饋▶ https://pse.is/4ee2ft

異業合作洽詢▶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