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指民眾在假期之餘,選擇進行社會服務或保育相關的義務工作,過程中可以體驗學習、獲得不同經驗,並達成休閒娛樂的目的,是一種新型態的旅行及休假形式,也是一種新型態的志工服務形式。

在上週節目中,我們說到宜蘭縣雙連埤曾是私有土地,1990年代地主為了將雙連埤改建成為魚塭,以怪手整地、清除水生植物、放養外來魚種,造成極大的生態危機。面對這個情況,進駐雙連埤生態教室的荒野保護協會,便透過了工作假期的措施,進行雙連埤的棲地復育,集結許多志工的力量,希望有一天,雙連埤可以恢復以往美麗的景致。

雙連埤生態教室主任黃振福(阿福主任)指出,雙連埤生態教室主要推出三種工作假期:棲地復育、原生物種復育、友善農耕,當中需要最大量人力、最主要的工作辨識棲地復育。棲地復育的工作又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包括梯度復育與外來種移除。

什麼是梯度復育?簡單來講就是改變埤塘湖岸的坡度。以往雙連埤的湖岸是非常平緩的,但後來因為人為修築土堤的關係,環境不利水生植物與小型動物生存。因此雙連埤生態教室進行實驗,將把堤岸恢復為原本較為平緩的斜度,增加高低水位間「潮間帶」的面積,營造更適合豐富物種棲息的環境。

不過,因為雙連埤目前已劃設為保護區,加上梯度復育無前例可循,萬一失敗,整體傷害必須控制在可回復之程度,因此梯度復育工作不能使用大型機具,只能以人力拿著鏟子、圓鍬,慢慢處理。這裡又是黏土土質,所以處理起來更費時費力,也也很容易滑倒。

至今梯度復育的結果也令人驚喜,以往十多年消失在雙連埤的水生植物小規模重現,蜻蜓也回來了。雙連埤生態教室還發現了有動物的腳印與排遺,安裝自動相機一照,原來是生態金字塔中更高階的穿山甲、麝香貓、食蟹獴等動物也回到了雙連埤。

當然,如果要讓以往水生植物佈滿雙連埤湖面的景象重現,還有一個工作是絕對少不了,就是外來種移除。目前雙連埤生態教室的棲地復育工作假期,主要移除的外來種為植物,包含水芙蓉、人厭槐葉萍等,動物則為福壽螺。

人厭槐葉萍為水生蕨類植物,生長速度快且非常強勢,有學者將臺灣本土的槐葉萍,與人厭槐葉萍放在同一個培育箱,比較他們的生存能力,僅僅十週,人厭槐葉蘋萍佔據了培育箱所有空間,造成槐葉萍喪失生存空間,全部死亡。

清除人厭槐葉萍也不容易,志工必須穿著青蛙裝、救生衣,划船到較為深水的區域,把人厭槐葉萍推往岸邊,方便岸上志工撈除。許多小植株會卡在草叢中,志工也必須徒手一點一點撈除,非常花時間。另外,為了避免人厭槐葉萍的孢子卡在青蛙裝中,被不小心被帶到其他水域,因此志工工作完畢後,必須用刷子將青蛙裝仔細刷乾淨。

人厭槐葉萍的移除工作必須定期進行,但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造成工作假期的舉辦次數大幅減少,尤其上半年幾乎是無法舉辦,使得人厭槐葉萍又回到了去年的數量。由此可見外來種問題非常棘手、難以處理,最重要的還是在源頭端,減少甚或阻止外來種溢散到環境中。

今天的節目,就帶著大家繼續來到雙連埤,由阿福主任帶您瞭解台灣國寶級濕地的復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