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養寵物的人愈來愈多,許多主人的照顧與防病意識也愈來愈強,如果寵物不慎生病,便會趕緊送醫檢查、治療。但您有沒有想過,如果是野生動物受傷,要怎麼處理呢?

野生動物在自然環境中生存時,本來就面對許多的挑戰,例如要與其他動物競爭食物、水、空間等資源,環境裡還有許多天敵環伺,在這樣的情況中生病、受傷、死亡,可以說是大自然的正常現象,人類無須刻意干預。但如果野生動物是因人類活動而受傷,像是被車撞、被掛在鳥網、中套索,意即野生動物的生存壓力是因人類活動而造成,那麼這個問題是不是就應該由人類來善後呢?

的確如此,所以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成立野生動物救傷中心、急救站,進行野生動物的傷病醫療及保育研究等工作,如美國有明尼蘇達大學猛禽中心、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猛禽中心、維吉尼亞野生動物中心等大型救援單位,此外節目曾拜訪過的南投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也是臺灣重要的野生動物急救中心。本集節目要帶您造訪的是臺灣東部第一間野生動物救傷中心——野灣野生動物救傷暨復健中心。

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位於臺東縣池上鄉,由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成立,去年8月15日開幕營運,至今剛好滿一週年。在營運的第一年裡,野灣救援了217隻野生動物,從領角鴞、鳳頭蒼鷹、五色鳥等鳥類,穿山甲、山羌、麝香貓、臺灣獼猴等哺乳類,到柴棺龜、百步蛇、斑龜等兩棲爬蟲類,當中有67隻野生動物於救治後順利回到山林。

為何會在東部成立一間非營利野生動物救傷中心?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創辦人、秘書長綦孟柔談起一段2015年底救援山羌的故事。2015年底一天,當時任職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綦孟柔獸醫師接到臺東縣政府的來電,告知有隻台東小山羌遭流浪狗攻擊,頸部被啃咬到幾乎沒肉,傷勢非常嚴重,然而當時雙方都沒有人力立即處理。當晚她下班後趕往臺東,接到小山羌返回屏東已是半夜,山羌呈現彌留狀態,只剩下微弱的心跳,評估後忍痛施行安樂死。

綦孟柔思考,花東地區有著豐富的野生動物,但是當地並沒有野生動物救傷資源,受傷動物經常要送往臺北市立動物園或屏科大進行處理,往返就要七、八個小時,因此東部地區迫切需要一座大型野生動物救傷中心,方便就近照顧受傷的野生動物,提高救傷成功機率。

有了這個理想之後,綦孟柔便與幾位有相同理念的朋友成立協會,全台跑透透演講、倡議、募款,經過三年多的籌備,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在2020年8月正式揭牌營運,野生動物救援網最後一塊東部地區的拼圖,終於補上。

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以及救傷中心承租台糖池上牧野度假村的房舍進行營運,佔地大約150坪,包含二個樓層。因為由於原建築物為咖啡廳,加上救傷收容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更別說有的是更小的幼年的野生動物,牠們都有不同的習性,有著不同的照顧需求,因此野灣將整體空間重新隔間裝潢,並增建籠舍。現在一樓除了辦公區之外,還有哺乳室、穿山甲照養空間、猴子籠舍,二樓有醫療區、住院部,以及野放訓練室等空間。

當天早上九點採訪,便看到獸醫師與保育員在哺乳室內忙碌著。哺乳室裡面收養了許多幼鳥或幼獸,因為這些小小動物需要比較頻繁的照顧,所以哺乳室就位於辦公室旁邊,方便獸醫師跟保育員工作。這天哺乳室內住了兩隻小雨燕、兩隻臺灣彌猴、還有赤腰燕、紅鳩、刺鼠,總共7隻幼年動物。

這些小小動物分別住在自己的籠子裡,獸醫師與保育員一一打開籠子,將牠們抱出來,先秤重,也看一下身體外觀與活動狀態是否正常,再進行餵食。籠子裡面也可能有便便或是食物的殘渣,清理乾淨之後,才能把小小動物放回籠子。為了避免如臺灣彌猴等動物跟人類太過親近,保育員會特地穿上偽裝衣,打扮成樹木的樣子,再來跟牠們接觸。

至於成年、需要醫療照顧的野生動物,則待在二樓住院部。採訪當天住院部有樹鵲、五色鳥、領角鴞、白鼻心等動物,等牠們順利復原、不需要醫療照顧了,就可以移到其他的籠舍或區域進行復健訓練。

本集節目就讓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秘書長綦孟柔,帶您認識臺灣東部第一間非營利野生動物救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