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5~23:00
百珊Fun音樂
2023/03/15 (星期三) 時長:00:23:00
《老鷹想飛》紀錄片告訴了我們農地使用農藥、老鼠藥,對老鷹等猛禽造成的間接毒害;無獨有偶,在台灣猛禽研究會猛禽救傷站的救援個案中,發現北部受傷或死亡的猛禽身上普遍檢驗出殺鼠藥、農藥(環境用藥),甚至有重金屬,顯示偏都會區域猛禽的食安也正在拉警報!本集節目帶您前進位於陽明山的草山猛禽中心,邀請猛禽會猛禽救傷站主任王齡敏獸醫師,剖析猛禽的食安問題。
2023/03/08 (星期三) 時長:00:23:00
來到屏東縣高樹鄉,可以看到在山巒之間有一望無際的鳳梨田,還有一隻……彩色草鴞!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於2022年底舉辦第一屆「農客松」競賽,邀請青年組隊參加,設計獨特的鳳梨田彩帽地景、提出創新遊程規劃,最後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的「鳥來旺來福氣來」團隊獲得金獎肯定,並於今年1、2月將作品「旺福鴞」實地在銀獅農場的鳳梨田中呈現。現在就讓我們南下屏東,瞭解「鳥來旺來福氣來」團隊創作「旺福鴞」的故事,與銀獅農場在鳳梨產業升級方面的努力。
2023/03/01 (星期三) 時長:00:23:00
台灣有5種特有種的山椒魚,但都數量稀少,在2017臺灣兩棲類紅皮書名錄中,僅有阿里山山椒魚是屬於易危等級,包括觀霧山椒魚、臺灣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都是瀕危等級;南湖山椒魚數量更少,棲地更為侷限,因此列為極危等級,亟待保護。本集節目專訪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朱有田教授,帶您瞭解百年來台灣的山椒魚研究、學界亟待瞭解的未解之謎,以及山椒魚面臨的生存危機。
2023/02/22 (星期三) 時長:00:23:00
紀錄片《山椒魚來了》上映,導演麥覺明先後跟隨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呂光洋教授、賴俊祥助教,及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朱有田教授的團隊,深入山林,拍攝台灣5種特有種山椒魚的生態與研究調查過程,讓我們看見台灣特有的生命力。本集節目專訪《山椒魚來了》導演麥覺明,暢談這部紀錄片的拍攝故事。歡迎收聽!
2023/02/15 (星期三) 時長:00:23:00
位在信義區四獸山下的「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占地約4公頃,是兼具環境教育、生態復育及歷史價值的第一座都會型濕地生態公園。本集節目帶您參與台北市信義區公所與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共同舉辦的「打開你的夜視鏡─夜賞永春陂風華」活動,一起在夜晚漫步、探索這座生意盎然的濕地公園!
2023/02/08 (星期三) 時長:00:23:00
雲林縣野鳥學會與特有生物研究中心於每年1月舉辦「小辮鴴普查」活動,號召全國志工擔任調查員、認領樣區,協助完成普查。1月15日早上,我們與雲林縣野鳥學會鳥友李怡嬋老師會合,開始沿途尋找大埤鄉的農田是否有小辮鴴的蹤影,這天是否真能看到小辮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