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15:00
旋律輕輕唱
2023/11/28 (星期二) 時長:00:22:03
森林起火燃燒原本是自然的現象,對於森林生態有長期性的功效,一座「健康的森林」在幾百年中會經歷好幾次的森林大火。
但近幾年,「森林大火」變成新聞關鍵字,成了全人類必須處理的問題,
在這個碳時代,森林是重要的碳匯資源,一場大火不僅將碳排進大氣,更透露了氣候變遷的反撲。
本集零碳未來,我們和柳婉郁請教氣候變遷和森林大火的關聯,應該怎麼做可以保護珍貴的自然碳匯?
2023/11/21 (星期二) 時長:00:22:24
氣候變遷對我們的影響一直再加劇,除了減碳的同時,「調適」工作也同等重要。
尤其因為氣候變遷,地球上因為極度氣候而產生的天災愈來愈多,像是森林大火、淹水和大旱,都可以可能導致我們原本熟悉的環境被破壞。
對於災後應變,我們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食物、水,甚至居住/避難空間,但鮮少討論災後的「能源」問題。
其中,「再生能源」因為其特性,是我們災後調適的重要角色,你知道為什麼嗎?
本集零碳未來,我們和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資深主任 吳心萍討論「再生能源」對我們災後調適的重要性,以及實務上的使用可能。
2023/11/14 (星期二) 時長:00:21:28
今年8月,台灣的「碳權交易所」正式揭牌,是不是代表碳交易市場要來了呢?
到底「碳權」是什麼嗎? 有考慮購買碳權嗎?
本集零碳未來,我們和天下永續會研究副總監 高宜凡討論臺灣「碳權交易」的能與不能,以及實務上必須注意的事項。
2023/11/07 (星期二) 時長:00:22:21
今年8月,台灣的「碳權交易所」正式揭牌,是不是代表碳交易市場要來了呢?
到底「碳權」是什麼嗎? 有考慮購買碳權嗎?
本集零碳未來,我們和天下永續會研究副總監 高宜凡討論臺灣「碳權交易」的能與不能,以及實務上必須注意的事項。
2023/10/31 (星期二) 時長:00:21:04
若跟全球或是鄰近的國家比較「氫能」的發展和戰略,台灣跟得上國際的腳步嗎?
這一集我們繼續討論受全球矚目的「氫能」:歐美國家甚至鄰近我們的日本韓國,都已經在氫能的發展上有一定的方向策略與成績。台灣最常和鄰近的日本韓國相比,被認為有較類似的環境條件,但為什麼台灣的氫能發展好像比其他國家慢上一些呢?其他國家是採取什麼策略,進展到哪裡了呢?
本集零碳未來,我們和林若蓁副所長討論各國對於「氫能」的發展和策略,從中有什麼是值得我們學校和效仿的?
2023/10/24 (星期二) 時長:00:21:31
這一集我們來討論台灣的氫能發展。
因應2050淨零碳排,許多國家都在發展乾淨的綠色能源,「氫能」也受大家矚目,台經院的林若蓁副所長花費幾年的時間,將各方研究整理成「淨零之路:氫能科技與策略」一書;氫能最初在工業製程、半導體製程行之有年的使用,現今因為淨零議題,大家開始考慮把它變成一種能源,從氫能的發展歷程到產業供應鏈的現況,國內外的案例等等都被林若蓁副所長整理收錄。
本集零碳未來,我們就來好好請教林若蓁副所長,「氫能」如何協助我們解決的碳排問題,台灣又怎麼「產氫」呢?
2023/10/17 (星期二) 時長:00:23:36
這一集我們來討論通勤族的好朋友--巴士。
因應2050淨零碳排,許多縣市開始將傳統柴油的公共汽車,逐步汰換成電動巴士。電動巴士可以減掉少的碳? 全面推廣汰換後,會不會反而造成缺電的問題?那麼多電動巴士,它們的充電沒有問題嗎?
日韓都在發展「氫能車/氫能巴士」,我們台灣的氫能巴士進度是否有落後國際呢?未來臺灣的零碳載具、綠色交通運輸應該怎麼發展? 這一集「零碳未來」從科學原理、實務經驗和經濟產業等面向,深入淺出帶您了解台灣「零碳載具」的現在與未來!
2023/10/10 (星期二) 時長:00:20:12
這一集「零碳未來」在國慶日更新首播,我們就一起來討論國家大事!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議題跟大家息息相關,就是「總統候選人」的減碳策略與政見方 向。三位政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都答應要參加10月21日首場「氣候辯論會」,另外一位正在聯署中的郭台銘先生也有提出對於減碳的觀點方向。
今年大家如此重視「減碳淨零政策」,被說是「總統候選人必考題」,目前4位候選人提出了哪些想法?有什麼值得注意討論的地方呢? 10/21即將登場的「氣候辯論會」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重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