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收聽
04:15~06:00
百珊Fun音樂
節目動態:百珊Fun音樂
東漢興平三年(196年),漢獻帝與朝臣返回洛陽(雒陽),此時都城經董卓縱火,宮室盡毀,百官披荊棘藏身斷壁之間,糧草亦斷絕。曹操於此時進軍雒陽保衛京城,並向董昭問計,董昭建議曹操遷走漢獻帝,曹操依計將漢獻帝迎往許昌,稱許都,改元建安,從此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 後來,在董昭的建議下,曹操加九錫,成為魏公、魏王。曹丕、曹叡執政期間,董昭也多有謀劃,官至司徒。董昭成為曹魏最重要的謀臣,後人評:「諸人皆魏之謀主也,運籌決勝,功績卓然。」
漢朝文景二世雖稱治世,但也發生了七國之亂。 文帝時期中央已感威脅,雖然有人諫言地方諸侯勢力過大,恐步春秋戰國後塵,但同樣出身於藩王的文帝未採取明顯措施。景帝繼位後,原為太子家令的晁錯受到信任,出任御史大夫。他提出《削藩策》,景帝聽從,引起那些早就想反叛的諸侯王們的不滿,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藉口起兵。晁錯受到朝臣的抨擊,景帝與晁錯會如何面對這場動亂,請聽今天的「與歷史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