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收聽
18:15~18:30
IC每日文摘
節目動態:IC每日文摘
瑞典原來跟我們那麼近,瑞典的文化、飲食與音樂
瑞典認證 台灣假新聞全球最嚴重、美貿易戰延燒歐盟 預計加徵110億美元商品關稅、印度國會大選開跑 影星組黨參選成焦點、加拿大利用蜜蜂監測環境變化
在瀰漫渴望、妒意和傲慢的夏夜,彼此追逐愛情裡的勝利微笑。
瑞典國寶導演英瑪柏格曼百年誕辰紀念影展
前陣子瑞典通過性交「積極同意權」的立法,最近在台灣,勵馨基金會也舉辦「性別暴力防治與實踐國際研討會」,討論積極同意權在台灣落實的可能性。
法國菸漲價、中國邁向宗教自由、瑞典邁向無現金社會
「……在瑞典沒有廢核和存核的爭執。如果能源夠,就把它關掉;能源不夠,還需要它的時候呢,把它關掉是給自己找麻煩。」 為什麼瑞典有本錢、有能力逐步關閉核電機組?不是靠意識型態,而是他們的能源已經夠用! 2030年,瑞典預計全國能源供應70%靠替代能源,這個在台灣簡直不敢想像的高目標,為什麼瑞典辦得到? 請聽歐盟、瑞典能源專家,瑞典皇家自然科學、醫學與科技學院趙光安院士,從歐盟整體的能源策略開始分析,再談到瑞典的真實經驗,帶我們思考台灣可借鏡的方向!
過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產、學、研的合作研發,可以如何帶動研究所與大學部的教育? 歐盟和歐洲的小國採取了那些做法?曾有哪些成效? 台灣的潛力在哪裡?曾有什麼樣的台灣、瑞典合作案,連諾貝爾物理獎評審委員會的委員都為之驚豔?請聽彭宗平與趙光安兩位教授的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