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10
晚禱—寧靜時分
2023/05/24 (星期三) 時長:00:23:00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自2015年成立以來,積極投入金門的野生動物救傷工作,統計至2023年5月中旬,共救援34隻水獺。分析救傷原因,有超過一半(18隻)是遭遇車禍,而且這些車禍個案受傷嚴重,幾乎都是到站前死亡,令人不捨。面對歐亞水獺遭路殺的憾事一再發生,我們要如何補救?本集節目專訪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總幹事徐曉萍獸醫師,帶您共同探索。
2023/04/12 (星期三) 時長:00:23:00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運用公民科學計畫「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的資料,分析100種繁殖鳥於2011年至2019年間的數量變化趨勢,建置出台灣森林鳥類指標及農地鳥類指標,也讓台灣成為繼印度之後,亞洲第二個發布複合物種指標的國家。今日鳥類,明日人類,本集節目專訪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大利,帶您解讀這兩個國家級鳥類指標。
2023/04/05 (星期三) 時長:00:23:00
為了監測台灣黑熊的族群分布,台灣黑熊保育協會開發「熊出沒通報系統」,若民眾在登山過程發現了黑熊留下的痕跡,便可上網通報,相關資料不僅可以提供國家公園及相關單位進行即時預警,讓遊客提高警覺,避免不愉快的遇熊經驗,更可以累積和建構黑熊活動點位的資料,協助研究人員監測台灣黑熊分布範圍變化。本集節目專訪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保育專員何可薏,告訴您目前台灣黑熊的地理分布情形,與黑熊痕跡的辨識重點。邀請喜愛登山的您,一起協助台灣黑熊的族群監測研究!
2023/03/29 (星期三) 時長:00:23:00
這是一堂充滿歡樂、富有教育意義的黑熊課!3月9日上午,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環境教育專員詹欣穎與獸醫師江宜倫,帶著教具來到位於台東縣知本的建和國小,為五、六年級的同學帶來一堂活潑、有趣,且寓教於樂的黑熊課,以廣原小熊Mulas的救援故事為例,教導學生學習台灣黑熊的特徵、習性,也瞭解野生動物救傷的工作內容。現在就讓我們來到建和國小的教室,與孩子一同關心台灣黑熊的處境,攜手守護台灣黑熊。
2023/03/22 (星期三) 時長:00:23:00
台灣影史首部院線上映的黑面琵鷺生態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是資深紀錄片導演梁皆得跨越30年的最新作品,透過人稱「黑琵先生」的攝影家王徵吉,拍攝黑面琵鷺的生涯歷程為敘事主軸,逐漸串聯起台灣、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地長期關注黑面琵鷺的學者跟保育人士,呈現出東亞各國對黑面琵鷺的共同守護。現在就讓我們跟著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回顧《守護黑面琵鷺》的拍攝故事。
2023/03/15 (星期三) 時長:00:23:00
《老鷹想飛》紀錄片告訴了我們農地使用農藥、老鼠藥,對老鷹等猛禽造成的間接毒害;無獨有偶,在台灣猛禽研究會猛禽救傷站的救援個案中,發現北部受傷或死亡的猛禽身上普遍檢驗出殺鼠藥、農藥(環境用藥),甚至有重金屬,顯示偏都會區域猛禽的食安也正在拉警報!本集節目帶您前進位於陽明山的草山猛禽中心,邀請猛禽會猛禽救傷站主任王齡敏獸醫師,剖析猛禽的食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