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0~10:00
寶貝摩天輪
2023/06/28 (星期三) 時長:23:00
栗喉蜂虎是金門的夏候鳥,在清明節前後從東南亞來到金門進行繁殖,完成生命中的重要任務。為了提供栗喉蜂虎長久穩定的營巢地,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於青年農莊、慈湖三角堡等地,進行人工棲地營造作業,並為賞鳥的民眾,打造了舒適且不會干擾鳥類的賞鳥空間。現在就讓我們跟著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課蘇芊遐課長來到青年農莊,欣賞並認識金門的「夏日精靈」栗喉蜂虎。
2023/06/21 (星期三) 時長:00:23:00
無「鱟」為大!6月20日是「國際鱟保育日」,你對這種活化石生物「鱟」瞭解多少呢?根據研究,鱟存活在地球上已超過4億年,歷經數次氣候環境劇烈變化存活至今,近年卻遭遇棲地破壞與環境變遷數量大減,是極需受到保育的動物。現在就讓我們跟著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技工成勇生老師來認識鱟,保護鱟的存活。
2023/05/31 (星期三) 時長:00:23:00
為了保護歐亞水獺,金門縣政府以洋山社區為示範聚落,進行友善水獺環境改善工程,並啟動全縣的友善水獺生態服務給付方案。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常務理事袁守立,與前任金門縣建設處農林科長、現任金門縣林務所長鄭向廷,共同走訪洋山社區,來觀察是否有水獺的排遺與足跡、看社區如何打造友善水獺環境,並了解水獺生態給付方案的成果。
2023/05/24 (星期三) 時長:00:23:00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自2015年成立以來,積極投入金門的野生動物救傷工作,統計至2023年5月中旬,共救援34隻水獺。分析救傷原因,有超過一半(18隻)是遭遇車禍,而且這些車禍個案受傷嚴重,幾乎都是到站前死亡,令人不捨。面對歐亞水獺遭路殺的憾事一再發生,我們要如何補救?本集節目專訪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總幹事徐曉萍獸醫師,帶您共同探索。
2023/04/12 (星期三) 時長:00:23:00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運用公民科學計畫「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的資料,分析100種繁殖鳥於2011年至2019年間的數量變化趨勢,建置出台灣森林鳥類指標及農地鳥類指標,也讓台灣成為繼印度之後,亞洲第二個發布複合物種指標的國家。今日鳥類,明日人類,本集節目專訪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大利,帶您解讀這兩個國家級鳥類指標。
2023/04/05 (星期三) 時長:00:23:00
為了監測台灣黑熊的族群分布,台灣黑熊保育協會開發「熊出沒通報系統」,若民眾在登山過程發現了黑熊留下的痕跡,便可上網通報,相關資料不僅可以提供國家公園及相關單位進行即時預警,讓遊客提高警覺,避免不愉快的遇熊經驗,更可以累積和建構黑熊活動點位的資料,協助研究人員監測台灣黑熊分布範圍變化。本集節目專訪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保育專員何可薏,告訴您目前台灣黑熊的地理分布情形,與黑熊痕跡的辨識重點。邀請喜愛登山的您,一起協助台灣黑熊的族群監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