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時間: | 06:00~07:00 |
---|---|
節目名稱: | 音樂早餐 |
主持人: | IC之音節目部 |
節目主題: | 【歷史x輕管理】輔佐三巨頭對上惡人團,竟有人窩裡反了 (首播) |
---|
節目時間: | 06:00~07:00 |
---|---|
節目名稱: | 音樂早餐 |
主持人: | IC之音節目部 |
節目主題: | 【歷史x輕管理】輔佐三巨頭對上惡人團,竟有人窩裡反了 (首播) |
---|
2023/03/28 (星期二) 時長:00:21:59
台灣身處全球電子供應鏈重要位置,歐盟CBAM啟動在即,台灣各大企業主積極尋求減碳方式,其中對於綠電的需求相當高,超過一半的碳排可以經由使用綠電減去。但綠色和平日前調查,台灣知名的國際大企業多半購買「海外綠電憑證」的方式取得綠電,企業自發綠電的比例相當低;企業缺綠電是不爭的事實,那企業自發綠電是不是可行的解決方案呢?
2023/01/24 (星期二) 時長:00:22:45
為了因應2050全球淨零趨勢,再生能源和綠電的發展成為重要議題。其中,「氫能」也是大家關注的能源發展之一。因為氫(H2)的分子結構中不含碳,所以在未來低碳、零碳的趨勢下成,「氫能」成為備受矚目的綠色能源,未來希望可以透過「氫能」等潔淨能源代替石化燃料,而「氫能」主要可透過電解水、蒸氣法等方式產生,再當作發電燃料使用。
氫氣的製作又分成「綠氫」和「灰氫」,電解海水的過程中還要面對海水腐蝕和有毒氯氣的考驗,到底台灣要怎麼製作「綠氫」?又可以怎麼應用呢?
2023/01/17 (星期二) 時長:00:21:31
台灣在2009年規劃「再生能源躉(ㄉㄨㄣˇ)購政策」(Feed-In Tariff, FIT)希望推廣再生能源發電保證收購制度,不管產生多少電,台灣電力公司會用一定的價格,把電都收購回去;2019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開放了「再生能源」和「綠電」的交易大門,再生能源發電不一定只能賣給台電,可以賣給其他有需求的終端用電戶,不限企業或個人。
法規都開放了,為什麼中小企業還是喊說買不到綠電?有哪個環節需要改善呢?
2023/01/10 (星期二) 時長:00:21:43
台灣四面環海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有發展海洋能的潛力,像是波浪能、潮流能、黑潮能以及溫差能有各種發電的可能性,比起其他國家我們有穩定的波浪,冬季有東北季風,全世界百分之80的優質的風場在我們的西部海域,夏季因為東南海域常有颱風形成,有風就有浪傳到岸邊,一年四季都有發展波浪能的機會。只要能發展抗颱抗震等技術,台灣的海洋能技術將有機會引領全球。
2023/01/03 (星期二) 時長:00:20:22
台大、國家海洋研究院以及海洋大學的三方團隊合作,2021年在高雄組裝實測,打造20瓩的浮游式洋流發電機,其中強化應對颱風的能力,而技術逐漸到位,台灣流速和方向比日本穩定,未來兩到三年可望商轉,技術和電力將超越日本。而在2050年淨零目標,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不足的部分可靠洋流發電來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