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5~23:00
百珊Fun音樂
2023/05/24 (星期三) 時長:00:23:00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自2015年成立以來,積極投入金門的野生動物救傷工作,統計至2023年5月中旬,共救援34隻水獺。分析救傷原因,有超過一半(18隻)是遭遇車禍,而且這些車禍個案受傷嚴重,幾乎都是到站前死亡,令人不捨。面對歐亞水獺遭路殺的憾事一再發生,我們要如何補救?本集節目專訪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總幹事徐曉萍獸醫師,帶您共同探索。
2023/05/17 (星期三) 時長:00:23:00
在賞鯨過程中,以溫柔的方式降低對鯨豚族群的干擾與衝擊,才能當個負責任的遊客,讓台灣珍貴的鯨豚資源與賞鯨產業皆能永續發展。現在就讓我們搭上多羅滿賞鯨船,與黑潮環境教育專員廖祥惠、實習解說員張海瑨,一同溫柔拜訪東部海域的鄰居,到鯨豚家作客。你猜猜,這一次出海會看到哪幾種鯨豚呢?
2023/05/10 (星期三) 時長:00:23:00
鯨豚在海洋生態系中至關重要,而台灣的東部海域就是鯨豚的活動熱區。自2021年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展開為期三年的「海洋綠洲」計畫,進行東部海域鯨豚的調查工作,最終希望就是在台灣東部鯨豚的重要棲息海域,劃設海洋保護區。對外,黑潮將備妥相關調查資料,向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申請「海洋哺乳動物重要棲息地」(IMMAs) ;對內,黑潮攜手其他環境保育團體,共同倡議《海洋保育法》草案三讀通過。本集節目專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分享海洋綠洲計畫如何為世界的鯨豚,保留一片綠洲。
2023/05/03 (星期三) 時長:00:23:00
在上集節目中,我們跟著國際暗空協會的外賓,走訪合歡山暗空公園,並瞭解清境地區如何配合暗空公園的推動,改善室外照明。本集節目將繼續帶您從合歡山暗空公園的成立,瞭解南投縣府承諾的暗空政策落實情況,並探索暗空的黑暗理念如何實踐。
2023/04/26 (星期三) 時長:00:23:00
為了保護星空,減少光害,台灣的觀星社群提出了暗空倡議,後續也促成了合歡山於2019年獲國際暗空協會(International Dark Sky Association, IDA)認證為暗空公園,也是亞洲第三座暗空公園。在和國際暗空協會溝通認證的過程中,南投縣政府也提出幾項承諾,至今這些承諾的落實情況如何?本集節目就讓我們跟著國際暗空協會執行長Ruskin Hartley、副主席Nalayini Brito-Davies、台灣暗空協會會長林正修、清境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從秀,來看合歡山暗空公園的黑暗理念實踐情形。
2023/04/19 (星期三) 時長:00:23:00
《國家地理》雜誌宣布,2023年「國家地理雜誌台灣攝影大賽」暫停接受鳥類攝影作品投稿,為攝影圈帶來討論。要認識一個人,需要許多時間;要認識野生動植物,同樣如此。生態攝影是有意識的行為,對拍攝者自身而言,是認識被拍攝生物最好的機會,期待拍攝出的照片能進一步引發外界對於物種的關心,激起其對環境的思考與行動。若能把握這個初心,那麼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絕對問心無愧。本集節目邀請您一起回歸初心,思考「生態攝影」的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