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16:00
音樂.時尚風
2023/02/01 (星期三) 時長:00:23:00
為了瞭解來台灣過冬的土豆鳥族群數量,雲林縣野鳥學會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合作,在每年1月舉辦公民科學活動,邀請志工擔任調查員,進行小辮鴴普查。今年的普查活動於1月15日舉行,參與志工為179位,全台共觀察11,231隻土豆鳥,雙雙突破歷年紀錄!本集節目就讓我們來回顧今年的土豆鳥普查活動,並認識這群可愛的冬季貴客。
2023/01/25 (星期三) 時長:00:23:00
您家除夕的年夜飯,是否反覆熱了又熱但還沒吃完?抑或已經當成廚餘處理了?若要減少食物浪費,建議您先從日常的食材採買下手,列好購買清單,進行計畫性採購,並在腦中植入新觀念,愛用格外品、選購即期品。本集節目前進台北市水源市場的蔬果攤位,請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的執行長吳碧霜說明如何讓家庭餐桌變得低碳、減少浪費。
2023/01/18 (星期三) 時長:00:23:00
談到台灣的農村再生,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的故事,絕對是獨一無二的經典案例。穀東俱樂部發起人賴青松表示,深溝經驗可以對其他農村輸出「關鍵零組件」,這個「關鍵零組件」就是透過平台或商業模式,處理新農來到農村的四件事:農地、住處、技術支援、陪伴。本週讓我們繼續探索深溝的半農理想國,如何走出半農興村的康莊大道。
2023/01/11 (星期三) 時長:00:23:00
台灣鄉村正在崩解,農村的價值正逐漸消失,但竟然有一個地方逆勢吸引了近兩百位的新農,他們以半農半X的方式實現自己的理想生活。這個地方,就是宜蘭縣員山鄉的深溝。本集節目專訪慢島生活共同創辦人賴青松、楊文全,與深溝新農吳玉婷、Green,帶您瞭解深溝半農社群的形成歷程,以及這群半農的農村新生活。
2023/01/04 (星期三) 時長:00:23:00
雙溪溝古道全長約950公尺,位於士林內雙溪與五指山之間,連接萬溪產業道路跟五指山產業道路,推測可能是由內雙溪居民開墾的農徑。這條古道是台北大縱走全段當中,最原始、人工設施最少的路段,因此台北市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委託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以手作步道的方式來修復這條古道。本集節目讓我們跟著亞洲步道大會的走讀活動,來看雙溪溝古道這一段手作步道的修復故事,並反思她面對的破壞危機。
2022/12/28 (星期三) 時長:00:23:00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主辦的「第4屆亞洲步道大會」中,有研討會議程聚焦於疫情影響下的移動與步道政策,如台灣的步道、美國的阿帕拉契山徑,都因過量遊客影響步道環境,主管機關必須推出適當的管理措施以減緩衝擊;日本、不丹則不約而同在今年發表長距離步道計畫。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探索世界各國在疫情下的步道發展與管理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