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0~10:00
笛思林夢想之樹
作者 : 辛意雲
出版 : 竹科廣播
聽見生命的喜悅之道,聽辛老師細說分明
690
傳教士利瑪竇將《論語》譯成拉丁文,於1687年在法國巴黎出版後,這些文獻引起了歐洲飽學之士的注意,其中包括歐洲當時風頭最健的學者,例如萊布尼茨、伏爾泰。
萊布尼茨就曾經在著作中說:「在實踐哲學方面,即在生活與人類實際方面的倫理以及治國學說方面,我們實在是相形見絀了。」啟蒙運動的推手、被稱為「法蘭西思想之父」的哲學大師伏爾泰更說:「歐洲的王族同商人在東方所有的發現,只曉得求財富,而哲學家則在那裡發現了一個新的道德的與物質的世界。」「人類智慧不能夠想出比中國政治還要優良的組織。」「孔子常說仁義,若使人們實行此種道德,地上就不會有什麼戰爭了。」「沒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子對世界宣布過更有用的真理。」
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儒家文化雖然深深影響社會各層面,但一般人其實少有機會去真正認識《論語》這部經典。
聽《論語》新解,現在,正是時候!
【內容目錄】總長420分鐘
1 孔子論時政
2 齊桓公與管仲
3 歷史定位
4 論史之大義
5 春秋之無道
6 君子之道
7 不出其位
8 仁為中心
9 實現自我
10 尊賢尚德
11 以德報德
12 天人合一
13 堅持理想
【主講人簡介】
辛意雲教授師承國學大師錢穆(賓四)先生。現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中國美學史、經典導讀等課程,並致力於推動傳統國學的復興,長期配合社會大學開辦國學講座、暢談經書、史書、四書之大義、以及莊老思想、美學思想等。希望藉此可以讓一般大眾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體驗傳統國學之美和其中的生命經驗,進而擁有生命的智慧與喜樂。此外,辛教授亦長期隨素書樓文教基金會,在香港、大陸各地推廣傳統國學研究。
2007年辛意雲教授參與浪漫文學巨作――青春版牡丹亭的劇本整編、美學的理論結構,與各界專家共同完成此一盛事,將中國傳統最精緻的美,呈現在世人面前。
辛意雲教授除了在大學授課外,也長期擔任建國中學國學社、北一女學術研究社的指導老師。並不斷接受各地講堂、講座的邀請,講授傳統國學。許多人在離校多年、有了人生閱歷後,都說更能從辛老師的講授中,體會到傳統經典之美。
2008年起,辛老師接受IC之音電台與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的共同邀請,每週於『論語辛說』節目開講論語,陸續集結為《論語辛說》全20卷有聲書。辛老師以精深淺出的義理、嶄新又合乎傳統的詮釋,使此兩千多年的經典,展現了驚人的現代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