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康多(Macondo)小鎮突然遭遇橫禍,鎮民紛紛患上了失憶症,他們驚覺自己的「知識」正在迅速消失,所以開始在各種動物、日常物品上面掛上紙片,好讓自己不會忘記這些事物的名稱。這是馬奎斯《百年孤寂》描寫的情境,人們因為遺忘而變得無知。

什麼是知識呢?哲學家始終探究著這個問題。維也納學派宗師石里克(Düsen Schlick)打了個比方;他說,當他走回家時,他覺得遠處有一個棕色的東西在移動。根據它的運動方式、體積大小與外在特徵,他「知道」這是一隻動物。再走近一點,隨著距離縮短,他「知道」這是一隻狗。然後再走近一點,它離得更近了,他「知道」這隻狗並不陌生,他甚至可以叫得出牠的名字「塔拉斯」。

從「動物」到「狗」,到「塔拉斯」。在這三階段中,所謂的「知識」其實都是在記憶庫中找尋早已熟知的事物,以及與它相關的名稱。

我們能將相似的事物歸成一類,卻又能在同一類別之中分辨差異。例如,當我們看見「狗」這個字,每個人心中浮現的狗的樣貌肯定都不一樣,也許是柴犬,也許是瑪爾濟斯,也許是聖伯納;當我們看見「三角形」這個詞,心中想的可能是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可見得這些「紙片」所指涉的對象其實是模糊的,不精確的,稱不上是真正的「知識」。

然而,如何知道長久以來我們所信任的「知識」有其真憑實據,不是以訛傳訛的「信念」?透過感官得到的「事實」是真實的嗎?怎麼知道它不是出於幻覺呢?透過科學方法得到的知識,是真的知識嗎?西蒙傅歇(Simon Foucher)在1673年的《論真理之追求》中提到的觀點,或許值得參考:「我們必須解除懷疑才能產生科學,但不可在科學未成熟之前太早將懷疑解除。」

李察基爾與艾德華諾頓主演的《驚悚》(Primal Fear)將這個道理詮釋得淋漓盡致。李察基爾飾演一位王牌律師Martin Vail,一開場就表明他的價值觀。基於無罪推定原則,他認為所有嫌疑犯在被定罪之前都是清白的,但實際上他只在意勝訴,並不在意真相。他說:「真相只有一種,就是我為陪審團塑造的真相,你要稱它是幻相也可以。」

Martin偶然間逮到一個機會,遇上一件轟動全芝加哥的大案子,所有人都預先認定嫌疑犯Aaron Stampler是兇手,Martin卻主動要為Aaron辯護。他根據各種證據跡象,漸漸相信犯案的是這位嫌疑犯意識不清時出現的雙重人格Roy,Marin還請心理專家Molly Arrington作證,結果他們反而全都落入Aaron的圈套,使嫌疑犯成功脫罪。

懷疑,並不代表否定知識的價值。宋代文人張載曾說:「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這句名言同樣是這個道理,存疑是通往知識的必經之路。

延伸聆聽\https://goo.gl/jD4fFY

好奇心,讓知識更有趣!歡迎收聽本週為您精選的節目~

一句承諾,一生守護

30年前,一個軍人家庭的子女要出國留學本就不易;假若出國深造的目的又不是為了將來有更好的出路,而是要儲備能力幫助原鄉部落的孩童,那就更少見了。

【雙躍關懷成長協會】的創辦人李可珊老師在35年前還是台大外文系的新鮮人時,加入山地服務隊。大一寒假第一次上山,到台東利稻部落陪伴小朋友。當寒假接近尾聲,可珊老師離開村子的那一天,小朋友天真地問她:「妳會再回來嗎?」她說:「會呀,我會再回來。」這不僅僅是一句承諾,更成為可珊的終生志業。

對可珊老師衝擊很大的一件事情是在她大三那年上山時,得知一個孩子喝農藥自殺了,她問很多人都問不出原因。時隔三十多年,可珊老師在訪談時說起這件事仍難過哽咽:「他們其實不像我上山時看到的只有笑容,他們平時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碰到什麼樣的困難?孩子怎麼了?沒有人能說清楚。我感覺只是這樣好像不太夠….」爾後又聽聞第一批教的幾個學生離鄉到城市謀生,就在短短幾年中,竟然先後”走”了!

為了讓悲劇不再重演,可珊老師到美國攻讀跨文化心理諮商,希望能從心理教育著手,提升部落青少年面對大環境時的適應力,學習尊重不同文化的價值觀,以及保有對自身文化的肯定。「學習成為一個雙文化的人」成為可珊學成歸國後,投入部落工作的最重要課題。

從2007年開始,她有系統地帶領心理諮商與教育科系學生、心理師志工成立服務團。今年,「雙躍關懷成長協會」正式成立,推動課業輔導與心理衛生、生活營等計畫。尤其是透過童子軍訓練以及部落文化的學習,培養部落青少年學習團隊的榮譽感與服務精神,並能夠成為其他村莊學童的楷模陪伴。

為偏鄉服務三十寒暑,李可珊初心不改:「做教育,我沒有想過期限的,就一直做下去吧。」

當故宮遇上紐約:專訪設計師周裕穎

故宮文物的特色,藉由服裝設計,登上紐約時裝週!幕後推手就是台灣服裝設計師周裕穎。在服裝融入故宮文物,困難或關鍵何在?在服裝界,中西文化的衝突與融合,於國際引發哪些迴響?

乾隆皇帝的書畫收藏分成四品,神、妙、能、逸,所以我們常講夢幻逸品,其實只是乾隆皇的第四等收藏?顏真卿的書法《祭姪文稿》,因為在寫的時候心緒哀傷,有所塗改,反而成為感動設計師的亮點?從個案延伸到觀念,周裕穎怎麼看待文化元素在設計上的應用?

台灣的服裝已經超越過去的加工、代工,朝設計領域發展。隨著全球化浪潮,也有越來越多年輕人熟悉「決戰時裝伸展台」等節目,並對服裝設計師職業為之神往。成為服裝設計師應該具有那些特質?又要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

周裕穎自輔仁大學織品系、英國威爾斯大學、義大利米蘭Domus Academy 設計學院畢業後,擔任大型服裝企業與廣告公司設計總監。並於2007年設立服裝品牌 Just In Case,致力於自有品牌的發表與創作,在東京時裝週、紐約時裝週、上海時裝週等都能見到他的活躍。周裕穎的時裝美學,與中西文化衝突中的幽默與反思環環相扣,受到國際矚目。

設計界的青年競爭力從何而來?他建議台灣後起之秀如何培養自己?從文化到設計,進入多元融合的細膩與淬鍊,請聽主持人沈春華與周設計師的分享。

林肯中心室內樂之聲:來自維也納的大師

舒伯特1828年去世的時候,只有三十一歲,已經成功地創作大約一千件的作品,啟發了後代的作曲家,將他新生的浪漫主義風格,在十九世紀末,帶到了頂峰。浪漫主義的線索穿過舒曼,孟德爾頌和布拉姆斯,走向民族主義的史梅塔那,德佛札克和葛利格,並在二十世紀初的第二維也納學派作曲家的超級表現作品中開花結果

亞歷山大·馮·澤姆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是一位非常有天賦,以維也納為基礎的匈牙利人,得到兩位音樂界最艱難任務大師—布拉姆斯和荀貝格的支持。今天,澤姆林斯基的弦樂四重奏,特別是由受人尊敬的、年輕的艾許弦樂四重奏演奏,正如你將要聽到的那樣,具有當之無愧的流行魅力。

其次,我們也將聽到舒伯特600首歌曲中最著名之一, Erlkönig魔王,以作品一號出版,以歌德的一首敘事詩為基礎,描繪了一個可怕的夜晚,一個垂死的孩子被死神從恐懼的父親的懷中搶走。音樂幾乎是一部迷你歌劇,歌曲中有四個角色,分別是:敘述者,男孩,父親和駭人聽聞的魔王,全都由一位歌手輪流表演。

IEA告:解讀全球電動車趨勢

台灣政府自去年底宣布2040年的車輛電動化政策藍圖以來,引發各方正反意見討論,到底我們的上路時程算快、還是慢?有無更好的推動方法?

今晚「氣候戰役在台灣」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專員詹詒絜,為各位解析今年國際能源總署(IEA)甫發布的兩份權威告:《2018全球電動車展望》(Global EV Outlook 2018) &《2018北歐電動車展望》(Nordic EV Outlook 2018),分享最新的國際電動車相關資訊,歡迎收聽!

請聽氣候戰役在台灣

為什麼有人是被工作找,有些人是在找工作?

畢業季到了,許多社會新鮮人準備踏入職場,但有些人是被工作找,有些人是在找工作,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洪蘭老師分享了查理.蒙格(Charles Munger)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中提及的觀點「別為你不尊敬、不欽佩的人工作;別兜售你自己不會買的東西;只跟你喜歡的人共事。」所以父母親,不要在孩子面前詆毀老師,因為如果孩子不尊敬老師,孩子就不能在老師身上學到東西。

請聽講理就好

時光郵筒兩代客

《大夥房下我的歌》這星期為您安排客家音樂短劇「時光郵筒兩代客」。新生代創作歌手蕭迦勒的歌曲「細妹恁靚」中,展開這齣有點浪漫、微奇幻的愛情故事,故事從客家高中生建威,參加了學校社團的一門客語課程說起⋯⋯

歡迎上《大夥房下我的歌》臉書粉絲團留言、按讚並回答問題,就有機會抽中客家禮盒哦!

請聽\夥房下我的歌

2018新點子樂展-「變數遊樂園」

Be劇團《幾米親子劇場系列 – 忘記親一下》

果陀劇場真情重現 李國修經典《徵婚啟事》幸福加演場

演出介紹 演出介紹 演出介紹

 


IC之音由衷感謝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歡這期電子報內容,您可點此「訂閱電子報」,也竭誠歡迎您分享本頁網址給所有親朋好友們,讓更多人聽見我們的節目,使知識傳得更遠,滿足更多好奇心。您有任何問題或指教,也可透過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