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收聽
15:00~15:30
教育創生紀元
節目動態:教育創生紀元
主持人: 劉炯朗
2020/07/20
這一集的主題是「平等和自由」。所謂的平等,在美國獨立宣言裡面提到:人皆生而平等。在生活各層面,理當每個人的立足點都是平等的,但是放眼過去、世界各地,各種爭取平等的戰爭一直不斷在上演中。儘管現在已經很少國家有帝王統治的情況,但社會還是有許多階級問題。而平等和自由的關連又為何?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這個議題。
美國創業和創投界流傳著一個悲觀的數字估計 ─ 風險投資基金投入的公司裡,有四分之三血本無歸,連原先的投資都無法歸還。比較樂觀的估計是十家公司裡有三、四家血本無歸,三、四家打平,只有一、兩家可以讓風險投資基金賺大錢。 新資金的注入、股權的稀釋、與未來投資的前景,成為創業者與投資者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2020/03/30 (星期一)
身為一個現代人,鑰匙是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卻又不可或缺且攸關生死的小物件。從家中的門,到辦公室的大門、保險箱,再到生活中的腳踏車、行李箱等等,都必須鎖起來,並再用鑰匙打開。但若從一個工程師的角度出發,大家暸解鑰匙操作的基本原理嗎? 從生活視角切入,來聽劉校長談談鎖與鑰匙在人類歷史中的演變。
2016/07/20 (星期三)
中國思想裡,墨子被認為是功利主義的代表人物。墨子認為「萬事莫貴於義」開宗明義表明,沒有任何事物比正義更可貴。又說「義者,正也。天下有義則治,無義則亂。」他認為「義」和「利」是合一的,而且「利」是判斷「義」的尺度。他講的「利」是「立功之利」,包括了父子之間的孝慈、兄弟之間的和友、君臣之間的忠惠、鄉黨之間的誠信。因此「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可以說是「義」的彰顯,這不正是追求共同的快樂,減少共同的痛苦嗎?這和邊沁功利主義的觀念一致。墨子更指出為天下興利除害的做法就是「兼相愛,交相利」,就是博愛和互利。「斷指與斷腕,利於天下相若,無擇也;死生利若,一無擇也。」認為正義追求的是最大的共同福祉。但墨子的義與儒家的主張有所不同,孔子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主張「義」是「人之正路」,甚至表示「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也。」孟子去看梁惠王,告訴他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漢朝董仲舒說:「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也是把「義」和「利」分開來。詳細節目內容,歡迎收聽。
2020/06/05 (星期五)
2011/08/24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