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我們來討論台灣的氫能發展。
因應2050淨零碳排,許多國家都在發展乾淨的綠色能源,「氫能」也受大家矚目,台經院的林若蓁副所長花費幾年的時間,將各方研究整理成「淨零之路:氫能科技與策略」一書;氫能最初在工業製程、半導體製程行之有年的使用,現今因為淨零議題,大家開始考慮把它變成一種能源,從氫能的發展歷程到產業供應鏈的現況,國內外的案例等等都被林若蓁副所長整理收錄。

本集零碳未來,我們就來好好請教林若蓁副所長,「氫能」如何協助我們解決的碳排問題,台灣又怎麼「產氫」呢?

🙆‍♂️來賓:台經院 研究一所副所長 林若蓁

♻本集節目要點:

  • 「氫能」除了能源和發電的應用之外,對於低碳交通載具的發展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未來氫能在工業部門或是交通運輸部門,都會是很關鍵的潔淨燃料。
  • 「氫能」特別之處在於,有別於其他綠色能源像風能與太陽能需要「看天吃飯」,「氫能」有機會透過技術的研發,像是「產氫技術」的開發,讓國家獲取更多能源的來源,比起「天然取得」的概念,可以有更多想像。
  • 「氫」分顏色:「綠氫」、「灰氫」與「藍氫」。綠氫是指「使用綠電電解水,所產生的氫氣」,從頭到尾幾乎都是沒有碳排的過程;灰氫是目前大部分國家的工業製程主要使用的,是使用天然氣燃料利用化學方式產氫,最後是「藍氫」,是在原先灰氫的產製過程中,加入碳捕獲的技術,讓碳排在降低,在台灣的國家關鍵戰略中,「氫能政策」中就有提到結合CCUS的「藍氫」的研發技術。
  • 若使用灰氫發電,目前為止,它的碳排系數還是比電力公司提供的碳排系數(0.502)還要降大概三成以上,還是有它的減碳效益,韓國、日本與美國現在推廣的氫能電池技術,為了讓技術先成熟,便先應用灰氫。
  • 目前台灣也是以灰氫為主,大部分透過天然氣重組的方式,生產產業所需的氫氣,台灣目前是有氫氣的供需網絡的,透過車輛或是管線運送。

更多科技趨勢▶https://pse.is/4drbp9

留言心得回饋▶ https://pse.is/4ee2ft

異業合作洽詢▶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