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聽工研院綠能所資深研究員楊証皓以小小魔術營做為科技下鄉平台,分享氫能源教育體驗,以及以此推動環境永續科技與社會人文基礎教學的小故事。

台灣奇蹟思想起–工研院的小故事:讓氫能源下鄉扎根 培養綠金能量

面臨全球氣候變遷,「2050淨零碳排」行動刻不容緩,加上近年氫能因為具備多樣性來源、清潔無毒、無碳排等優勢,成為能源轉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推動國家能源轉型上更被寄予厚望。為了幫助台灣科學教育紮根,工研院長期為偏鄉弱勢族群舉辦教學活動十餘年,透過實體展示、實作演練等教學方式,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新知,瞭解再生能源的知識,進而活用科學原理,體驗箇中奧妙和樂趣。

「每次看到孩子和家長們滿意的笑容,我們都非常有成就感!」對於科技下鄉,綠能所資深研究員楊証皓心中充滿熱情。他認為既然氫能源是實現零碳排放的重要能源技術之一,其推動就不該侷限在工業界和產業界,更應該涉足教育領域,和國家未來的幼苗建立聯繫。因此,他和團隊成員共同策劃一系列課程,融入能源技術相關知識,結合工研院的公益計畫下鄉服務,幫助孩子們瞭解清零碳排、培養正確的科學觀念,進一步深入關注能源和環境等議題。

那麼,該如何讓孩子們理解艱澀的科學原理呢?經過優質設計的教學輔具是唯一解。楊証皓指出,綠能所團隊會帶領孩子一起製作小型的太陽能模組收集太陽能,使其電解、產氫,再利用氫氣驅動燃料電池發電,最終驅動小風扇轉動。這樣的轉換過程能讓孩子們瞭解:原來光可以產生電力,電力又能進行電解、產生氫氣,氫氣再透過燃料電池發電,足見寓教於樂的重要性。

「氫能源是淨零碳排的關鍵角色,行政院核定的『淨零十二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中也將氫能納入推動項目之一。」楊証皓表示,氫氣是未來的必要能源,不僅能用於發電,也可取代傳統化石燃料應用於交通載具、取暖、加熱,甚至作為化工、煉鋼與煉油的原料,幫助相關產業達成低碳轉型。如今,「2050年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共識,擁抱再生能源是各國政府與企業的首要目標,但目前最直接面臨的挑戰,還是「成本」二字。儘管氫能源燃料電池技術在國內已臻成熟,成本仍高於台灣現行電價,因而在發電應用方面難以全面普及,該如何轉化挑戰成為商機,對於產業的未來可說是至關重要。

無論如何,台灣的技術能量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相當優勢,目前台南的「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已有綠能科技示範場域,完整提供國內外綠能研發技術及產業測試、驗證及媒合場域,也將綠能技術融入永續環境設計,在在可望帶動綠能產業鏈,推廣相關產品和技術的應用。展望未來,綠能所將持續致力於提高技術的成熟度,也希望持續擴大服務範圍,和更多學校和團隊合作,讓「綠金」早日開花結果,不但要為氫能源應用創造更多機會,也將為綠能事業注入更豐沛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