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老師,招生三千,只有七十二名成材,績效太低!他叫孔丘。
有一位校長,破格招收一位高考落榜生當大學老師,這位落榜生大學考不上,居然跳級當老師,太沒規矩!校長叫蔡元培,落榜生叫梁漱溟。

有幾位老師,居然無視規定,公開兼職。一個在學校門口擺茶攤,上課時還要做茶攤廣告。一個兼職刻印章,還請校長幫他做廣告。擺茶攤的叫費孝通,刻印章的叫聞一多,幫著做廣告的校長叫梅貽琦。所謂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課堂考勤表、試卷分析表、教學自評總結能評估出什麼是好老師嗎? 

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禮記學記篇清楚的說明,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雖然有好菜,如果不吃,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最精闢的道理,如果不去學習,也無法知道它的可貴。

古時候的大學教育更有期方法與次第。大學開學的時候,學生都穿著禮服,以蘋藻之菜祭祀先聖先師,表示尊師重道;先練習《詩·小雅》中《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首詩歌,勸勉學生以蒞官事上之道;擊鼓召集學生,正式打開書篋(書包),希望學生以謙遜謹慎的態度學習;夏楚兩物(教鞭)是用來警惕鞭策學生,收到整肅威儀的效果因為學習要按照進度順序(次第)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