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6:00
旋律輕輕唱
主持人: 袁常捷
2023/06/07
00:45:36
植物,乘載人類的文明與記憶。
油桐、相思樹、烏桕、木麻黃、輪傘草、大菁……這些台灣可見的野生植物,因社會發展需求所引進或移植,但隨著時代變遷,許多植物已漸漸失去服務人類的功能。它們被棄置後,慢慢歸化,融合於原生的林間野地,將人類過去各個時期的記憶與歷史,保存在翠綠的野生山林之中。
藝術植人賴怡璋結合藝術創作與花草植物,作為一種跟世界溝通的方式。在新北市美術館「做圓」展覽中,賴怡璋解析了外來植物乘載的訊息與符號,告訴了我們以往祖先遷移的故事與生活,也隱喻著你我的祖先就如同這些植物,在某種機緣下來到這座島嶼,紮根、融入了整個社會。
就讓我們走進「做圓」賴怡璋的展間,聽他如何採集、轉譯、創作,呈現這些植物的語彙與密碼。我們也將細細閱讀他的生命故事,看賴怡璋在創作之路的掙扎、追尋與突破。
不可錯過精彩內容
新北市美術館「做圓」展覽中,藝術家賴怡璋以「植物收藏室計畫」為主題,應用野生植物呈現人類因文明和需求發展所創造的地景記憶。(照片提供:賴怡璋)
藝術家賴怡璋以植物的葉片或花朵為紋樣,繪製於陶器上並進行燒製,連結新北市美術館所在地鶯歌的陶瓷工藝。(照片提供:賴怡璋)
賴怡璋受邀於南港老爺行旅創作之「植物講古時間」有聲裝置藝術,回憶南港「黑鄉」煙囪林立的過往。(照片提供:賴怡璋)
2021年於基隆正濱漁港「永晝海濱美術館」創作的作品「正濱花田實驗所」,邀請居住於基隆正濱里的住戶與緊鄰的店家,於閒置的空地上共同種植花卉,打造一塊濱海花田。(照片提供:賴怡璋)
社區共同經營維護的正濱花田實驗所,意外成為Covid-19疫情下在地民眾的喘息空間。(照片提供:賴怡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