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收聽
18:00~19:00
理性與感性
節目動態:理性與感性
主持人: 劉炯朗
2020/08/05
00:04:53
首先為各位介紹孔子在《禮記》禮運大同篇提出的「大同論」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綜合來看,這個關於理想社會的描述,具有何等的美感啊! 歡迎收聽!
讀完《老人與海》的故事,我們看到老漁夫在艱困頹喪的環境下,靠著堅強的意志及畢生的經驗,充分運用僅存的體力,迎接關鍵的挑戰。而在獲得短暫勝利之後,繼續面對接踵而來的欺凌。到了最後,雖然還是敗了下來,但是老漁夫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不可以被打敗。(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不可以被打敗的是我們奮鬥、努力的精神和意志。 在整個故事裡,老漁夫沒有說過一句怨言、一句罵人的話。他抱著謙卑的心態,接受命運的安排,接受大海的主宰。 讓我們用這種觀點來看事業、看人生,樂觀面對每個意外、每個失望、和每個打擊,勇敢面對茫茫未知的大海。
2021/03/17 (星期三) 00:05:02
今天我們講鮑叔牙和管仲的故事談知己好友。
2019/12/20 (星期五) 00:04:23
由美國傑佛遜總統在一七七六年主筆撰寫的《獨立宣言》裡,接在「人皆生而平等」這句話後面的,正是「他們皆被賦予若干不容侵犯和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快樂的權利。」擁有這些不容侵犯和剝奪的權利,就是自由的真諦。 近代歷史裡最顯著也最沉重的例子無疑是種族歧視,即使在被認為最自由、最平等的美國,黑人人權的爭取也是一條艱辛、漫長、遙遠的路。詳細節目內容,歡迎收聽。
2020/07/24 (星期五) 00:04:44
美國的林肯總統在第一任就職演說中,開宗明義安撫南方各州,並明確表達他對奴隸制度的立場。 接下來,林肯談到敏感、爭議性的《逃奴追緝法案》(Fugitive Slave Act of 1850)。 林肯表明自己會支持這個法案,縱使這個法案有相當多的爭議,但它是憲法的一部分,而憲法是經由全體國會議員通過支持的,因此必須整體地、全面地被接受和遵行。 詳細節目內容,歡迎收聽。
2021/01/06 (星期三) 0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