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收聽
00:00~06:00
旋律輕輕唱
節目動態:旋律輕輕唱
主持人: 劉炯朗
2020/12/11
00:04:12
成功的「十年定律」或「一萬小時定律」 意思是成功來自十年或者一萬小時以上專注用心的練習,專注、用心的練習包括嚴師的關注指導,和嚴謹自律的練習。
音樂神童莫札特也是磨練出來的,同樣印證了「成功的十年定律」、與「一分天才,二十九分教導和環境,七十分的努力」這個成功法則。而他們的成功,帶給世界更多的啟發與快樂。
詳細節目內容,歡迎收聽。
自從一九七○年代起,科學家發現,大氣中的臭氧每十年減少了四%。臭氧減少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人類使用氯氟烴(CFC)化學物,做為冰箱的冷媒、或清潔劑、噴霧器之所需。經過光分解CFC會產生氯的游離原子,而引起臭氧分子與氧原子合成為氧分子。麻煩的是,CFC的壽命長達五十至一百年,在大氣裡,一個CFC分子可以消耗一萬到一百萬個臭氧分子。 如何逆轉臭氧層的消失,歡迎收聽。
2020/02/19 (星期三) 00:04:39
莊子《齊物論》裡有一個「朝四暮三」的故事,記載宋國有一個很喜歡猴子的人,因為糧食缺乏必須限制糧食的供應,對猴子們說,早上給三顆橡實、晚上給四顆橡實,好嗎?猴子們氣得跳了起來;他馬上改口說,那麼早上四顆、晚上三顆,如何?猴子們高興得不得了。 「朝四暮三」原來的寓意是事情實質沒有改變,只是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誆騙別人。然而,「朝四暮三」的故事其實可以用邊際效應來解釋。。。 我們有限時間要用在睡眠、工作、學習、運動和與家人朋友共處的項目上,再用健康、快樂、成功的效應來量度這些項目。 是否可以用來衡量我們未來的作息呢?歡迎務必收聽。
2020/12/28 (星期一) 00:04:48
為了提升和諧的共同生活,人們必須靠法律、倫理與美德,來規範與指引人類的本性。 因此從人類的本性,由性善與性惡、利己和利他,這幾方面著手探討:我們將找出古今中外,各家學說中,嘗試找出人類相處的道理。 詳細節目內容,歡迎收聽。
2020/01/06 (星期一) 00:04:43
〈送別〉這首歌是由清末民初的大師李叔同作詞、黃友棣編曲,改編自十九世紀美國音樂家奧德威(John P. Ordway)的民謠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歌詞濃縮了《西廂記》〈哭宴〉中,崔鶯鶯所唱的:「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意境。 而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裡,讓我們感受他是如何思念,那晚鐘撼動的黃昏,沒遮欄的田野,獨自斜倚在軟草裡,和在天邊出現第一個看到的大星。。。成為離開一個地方最經點的詩句。 與您一同聆賞。
2021/03/05 (星期五) 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