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B Air》——沈雲驄X張鐵志:《小,是我故意的》,那些不擴張也成功的商業故事

 

企業一定要成長才會成功嗎?《小,是我故意的:不擴張也成功的14個故事,8種基因》作者鮑.柏林罕告訴我們:那可不一定。

 

《BNB Air》第六集,張鐵志要跟大家聊的書是《小,是我故意的:不擴張也成功的14個故事,8種基因(10週年全新增訂版)》,來賓則是知名財經作家、也是出版本書的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沈雲驄,他與本書的作者、財經雜誌記者鮑.柏林罕(Bo Burlingham)一樣,都是關注商業圈的資深媒體人。

 

竟然有不想長大的公司?

 

鮑.柏林罕(Bo Burlingham)曾是《企業》(Inc.)雜誌的總編輯,擁有超過30年的媒體經驗,而《小,是我故意的》便是來自他在採訪的歷程中,發現有一種企業老闆相當低調,他們名不見經傳、企業規模不大、沒有上市、沒有公開財務,有人甚至會拒絕受訪,但這些公司其實都很成功。於是,他想到一個詞來形容這樣的企業:小巨人(small giant)。

 

其實這本書在十年前就出版過了,我們這次談的則是10週年增訂版。作者新增了一個篇章,為讀者追蹤了這些企業十年來的發展,也在網路上組織這本書的同名社群,分享他們的故事。10年前,這些企業規模雖小卻令人驚豔;10年之後,他們又再次給我們驚喜(當然,其中也有倒閉和出售的)。

 

追尋企業的靈魂與「魔咒」

 

我們對一般經營企業奉為圭臬的許多基本信念和規則,在這本書中通通不適用。書中這十四家被稱為「小巨人」的企業,他們追求的不是成長和規模,而是所謂的「魔咒」(mojo)。你只要接觸過這些店的老闆或員工,就像中了魔法般,去過還想再去,買過還想再買。想想看你很喜歡的一個品牌或是一間店,你喜歡它的什麼?為什麼你還會想去?可能是因為氣氛,可能是因為價錢合理,也可能就是一種說不出的喜愛,這就是本書要講的重點。

 

然而,企業擴張是否必定會失去「魔咒」?其實書中案例說的小公司,那個「小」是相對的,作者提出的14個案例中,有一家公司極小,只有兩個員工,但另一個卻有一千多名員工。作者表示,員工的人數是否在那個老闆可管理規模中,是企業有沒有「靈魂」的關鍵。當員工人數過多,分店擴張太快、超過「人性規模」後,那就超越老闆的極限了,他不能關心到每一位員工,不能親自到每一家分店審查,此時企業的「靈魂」可能就會有削弱的危機。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眾人習以為常的道路並非是唯一的成功法則,為你的企業注入獨特靈魂,對顧客施展「魔咒」,或許更有價值。

 

>>相關連結

  1. 小,是我故意的:不擴張也成功的14個故事,8種基因(10週年全新增訂版)
  2. 書摘:〈一間小酒吧起死回生的故事:看懂財報,否則你會倒閉!
  3. 「小,是我故意的」社群(Small Giants Community)
  4. 《Inc.》雜誌6月號/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