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收聽
13:00~14:00
旋律輕輕唱
節目動態:旋律輕輕唱
主持人: 胡忠信
2012/04/10
46:58
二次黑船來航後簽訂了神奈川條約,之後又簽訂了安政五國條約,加上當時的幕府將軍德川家定出現接班危機,而後發生櫻田門事件,保守派的幕府大老兼彥根藩藩主井伊直弼於江戶城櫻田門外被突襲,井伊直弼當場慘死。 這些事件加速的導致倒幕運動的開始,改變日本命運的重要關鍵即將展開…
洪堡德創立柏林大學後,聘請費希特擔任首任校長,並用高薪吸引一流人才在柏林大學任教,教育出19世紀德國優秀的政治家與思想家,像是馬克思、俾斯麥、海聶、拜爾、赫慈,都是柏林大學培養出來的。他提出「為科學而生活」的理念,也塑造出大學絕對的學術自由,使柏林大學迅速的成為全歐洲最好的大學。
2011/04/26 (星期二) 46:34
1620年9 月,清教徒搭乘「五月花號」前往北美。當時船上有大約100個成人及兒童,他們在風高浪急的北大西洋航行了兩個月才抵達科德角,這裡距離弗吉尼亞州的北部還有幾百公里。在這裡他們訂立了「五月花號公約」,公約載明他們願意在新大陸建立社區,服從其中的法律。 這一批移民大多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或劍橋大學,他們的學識普遍高於當時歐洲的整體水平。 在1647年,美國麻薩諸塞州通過了一項法律,要求每個鎮必須聘請教師來教授大家學習書寫。 當美國在1776年宣佈獨立建國後,就已經有十所大學院校。美國開國之後,政府就頒佈全民教育法,只要你是國民就要接受全民教育,而且把教育權當作自由民主人權非常重要的權利之一。美國的開國先賢們知道如果要讓美國跟歐洲國家有所不同的話,就必須教育立國,以教育為本,唯有優秀的國民,才能培養優秀的公民,才能培養一流的國家。 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遜卸任後,回到家鄉維吉尼亞州積極推動教育,並以七十七歲高齡籌設大學。他在遺囑裡替自己擬好墓碑,並要求不得增添一字:「獨立宣言的起草者,維吉尼亞宗教自由法案的起草者,維吉尼亞大學的創辦者。」對他而言,創建大學可和美國獨立相提並論,對自己曾是總統則隻字不提。政治家和政客的分野,就在這裡。 更多詳細內容請聽胡忠信主持的與歷史對話!
2011/08/30 (星期二) 48:16
社會、文化方面的改變,隨著留洋知識份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戶稻造等)吸收並引介西方文化與典章制度進入日本,以及眾多現代化事物的引進,「文明開化」的風潮逐漸形成,對於原本傳統而保守的日本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只物質需求與生活習慣上出現西化的轉變,在教育系統與社會組織的廣泛推行下,思想與觀念上也逐漸有了現代化的傾向(例如守時、衛生等概念與西式禮儀);文藝上的影響也不小(特別是現代文學與歐式風格建築)。 另一方面,雖然明治政府銳意改革,但整體而言較為偏重促使國家強盛的結果,也遺留了許多問題:如天皇權力過大、出身藩地的有權有勢者長期掌控國政,形成勢力龐大的「藩閥政治」體系、土地兼併依然嚴重、新興財閥壟斷市場經濟等現象。這些負面問題與日後發生並累積的一些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相互影響。 更多精彩內容請收聽本週的『與歷史對話』!
2012/06/12 (星期二) 46:01
德雷福斯事件到後期,形勢急轉直下,陸軍部長狼狽辭職,軍事法庭只好在1899年8月,重新開庭審理此案。人們普遍認為,這次已真相大白,法庭定會宣布德雷福斯無罪。不料,法庭仍認定德雷福斯有罪,只是改判十年。 這下引起了全世界的強烈反響和憤慨,並出現了許多反法游行。許多著名學者、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參加的“人權聯盟”成立,他們仗義執言,誓為德雷福斯平反冤屈。 在聲勢浩大的民主力量面前,新任總理怕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提出一個折衷辦法,在維持判決的原則下,以總統名義宣布特赦德雷福斯。 德雷福斯雖然被釋放,但特赦不等於是認為無罪,德雷福斯的冤案一直沒有得到徹底平反,他仍在為自己的名譽而努力的奮鬥。 在之後7年中,他在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繼續努力。直到1906年6月,激進派領袖克烈孟梭出任總理,德雷福斯案件才獲得解決。這年7月最高法院宣布德雷福斯無罪,蒙受冤屈12年的德雷福斯終於恢復了名譽。 後來,他被恢復軍籍,並在軍事院校的操場上,授予他榮譽勳章。曾一度受到監禁的皮卡中校也晉升為准將,後來出任陸軍部長。 更多詳細內容請準時收聽節目~
2011/11/08 (星期二) 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