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湘專訪】守住武旦家門—從戲班到舞台,看見楊蓮英的首席武藝與她的時代

發布|2025-11-21 20:00
來賓|
徐亞湘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
王安祈
羅仕龍

單集介紹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

鼎鼎大名的首席武旦楊蓮英,在傳統戲曲界可說是無人不識,她的身段與武技更深刻影響了舞蹈領域。翻開最新出版的傳記作品《武旦家門:楊蓮英》,在厚實而細膩的著作中,走入一段跨越半世紀的舞台歷史,看見一位武旦如何以身體、技藝與意志,凝鍊出屬於自己的戲曲生命。

長年耕耘戲曲研究的徐亞湘教授耗費兩年多進行田調、超過三十次與傳主的深度訪談,並整理數百張珍貴照片,收錄超過250張照片,以「圖文書」概念及「第一人稱」書寫方式呈現,引領讀者貼近楊蓮英老師的心境與經歷——從小大鵬戲班的苦練,到站穩舞台,再到成為傳授技藝的教學者。小楊老師以扎實身段闖出名號,卻在三十多歲遭遇健康轉折後毅然轉向教學,將武旦與刀馬旦的技藝帶進歌仔戲、客家戲與舞蹈,為不同劇種開啟新的可能。對她而言,教學不僅是傳授技巧,更是延續一個家門的精神、紀律與美學。

《武旦家門:楊蓮英》從傳主觀點出發,以26個單元記錄自身的日常與非凡,訪談過程中一張張被喚醒的老照片,彷彿讓我們重新走入她的藝術生命與所處時代。那些看似靜止的影像,其實串起戲班、劇團、電視錄影與名家往來的文化網絡,也映照出台灣戲曲在不同階段的流變。

「我看武旦這行就小楊守得住!」恩師蘇盛軾的精準評語,如同舞台一句定音,深刻而真實。究竟亞湘老師編撰過程中有哪些精彩小故事呢?邀您立即打開戲箱,聽見一位臺灣京劇武旦首席的堅韌、深情與傳承的力量。

————————————

企劃︱王安祈、羅仕龍、周信宏
製作︱周信宏

楊蓮英一生精研傳統京劇藝術,離開舞台後的她致力投入戲曲教學,培養出許多新生代武旦演員。

【戲曲有門道】關鍵字:武旦與刀馬旦
京劇的旦行在生、旦、淨、丑之中占重要位置,細分為青衣(正旦)、花衫、花旦、刀馬旦與武旦,以及老旦等。青衣以端莊沉穩見長,花旦則活潑俏麗,如紅娘、春香等角色。花衫介於青衣與花旦之間,兼具兩者的身段與表演特質。武旦則以武技聞名,常扮演巾幗英雄、俠女或妖魅類角色。刀馬旦融合花旦與武旦之長,不僅要身段俐落、武功出色,唸白也需清楚明快。劇團訓練中,武旦與刀馬旦多半一身兼修,舞台生命也較短,能演至三十歲已屬不易。臺灣京劇首席武旦楊蓮英更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她後期仍能跨向花旦與花衫領域,展現旦行多面向的可能!本集「戲曲有門道」關鍵字:臺灣豫劇的輩分與科班傳承,帶您透過角色行當瞭解京劇藝術,讓安祈老師與仕龍老師為您做戲曲的最佳註腳,待您來聽了更知「道」。

《無底洞》玉鼠精(楊蓮英 飾)幻化成落難民女,故意讓唐僧一行人搭救,趁機擄走唐僧,連孫悟空也難敵武功高強的玉鼠精,結果,請來二郎神等,並得西方諸神協助,擒獲玉鼠,救出唐僧。
《仙狐緣》(又名《青石山》)楊蓮英飾演九尾玄狐,此套衣服為張大千親自設計製作並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