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180:綠電採購困境與解方,企業轉型下一步 ft. 陽光伏特家執行長馮嘯儒、陽光伏特家永續電力處長李易陞
發布|2025-08-05 06:30
節目|零碳未來
來賓|
馮嘯儒 - 陽光伏特家執行長
李易陞 - 陽光伏特家永續電力處長

賈新興
單集介紹
隨著全球淨零碳排壓力加劇,台灣企業對綠電的需求也水漲船高,然而「買不到綠電」成為許多企業的共同心聲陽光伏特家執行長馮嘯儒及永續電力處長李易陞 ,深入解析企業在購電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並探討可能的解方。
從供應端來看,台灣綠電市場雖逐步成長,但開發政策不一致、建置端資源投入的不確定性,讓中小型屋頂型太陽能推動面臨瓶頸。而在交易端,「壓力大但價格敏感度高」的企業成為買電難的核心族群,資訊搜尋成本高、履約風險與長期綁約等問題,讓中小企業望綠電而卻步。
馮執行長指出,企業購電難的四大摩擦點在於:
1. 綠電CP值偏低(價格落差大)
2. 資訊取得困難(需具備電力知識)
3. 履約風險高(供需雙方對未來不確定)
4. 長期綁約壓力(動輒20年契約)。
特別是台灣企業過去對電力市場缺乏敏感度,導致面對綠電議題時,資訊落差成為首要挑戰。針對這些困境,李處長分享政府已逐步鬆綁相關法規,包括開放小型電廠進入市場、導入大型售電平台等,期望降低市場進入門檻並活絡交易機制。然而,從政策制定到執行現場,仍存在地方政府與業者標準不一的落差,例如農舍屋頂太陽能設施因主管機關認定不同,導致設備登記卡關,顯示政策與實務間仍需強化協調機制。
展望未來5至10年,馮執行長強調,太陽能光電仍是台灣再生能源布局的關鍵,但若無法建立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將影響資金投入與產業發展。他呼籲政府應加速建立跨部會協調機制,並針對供應鏈壓力大、價格敏感度高的企業,提供更具彈性與誘因的購電方案。
面對地球發燒的緊迫挑戰,能源轉型不只是政府的責任,更需要企業與全民的共同參與。本集從業界第一線,理解綠電採購的真實困境與市場變革,唯有透過「政策、產業、民間」三方對話與行動,才能真正邁向2050近零碳排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