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彼岸-安息、希望與永恆的低語

發布|2025-06-19 22:00
柳百珊

單集介紹

在人類歷史悠久的音樂傳統中,「安魂曲」佔據了一個莊嚴而神聖的位置。這不僅是一種宗教儀式中使用的音樂形式,更是藝術家對死亡、哀悼與永恆的深刻思索。
安魂曲(Requiem),原意為「安息」,起源於天主教彌撒儀式,用於追悼亡者,祈願他們靈魂得享永恆的光明與平安。
它既是為亡者所寫的音樂,也是一封寄給生者的靈魂之信,也是對永恆與真理的叩問。隨著時代演進,安魂曲從單一的宗教用途,逐漸成為作曲家表達內在情感、回應歷史創傷或哲學省思的重要形式。今天,我們一起來聽幾部安魂曲,透過這些作品,一窺人類面對生命終結時,除了深沉的哀思,仍有不滅的希望。
選播的這幾部作品,出現的順序不按時代或作曲家排名,而是以一條情感曲線為主軸——從慈愛的懷抱出發,穿越深沉的哀悼與人性的疑問,最終走向光明與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