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只有圖像能帶我們到達!」從日治到白恐、從紙本到數位—臺漫比你想的閣較有料 ft. 暨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翁稷安

發布|2025-04-03 17:00
來賓|
翁稷安 - 暨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樂珮
劉芊瑩
袁常捷
雅芳

單集介紹

來賓:暨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翁稷安

生活就像漫畫,每一格分鏡,都是我們經歷過的片段,時而幽默、時而深刻,勾勒出人生百態。IC之音《親愛的生活練習》節目特別製作〈漫畫裡的人生百味〉專題,帶領聽眾一起練習,在臺灣漫畫作品中,細細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找到屬於自己的步調——

過去雅芳曾在節目中簡述臺灣漫畫發展歷史,從日治時期、二戰後的國民政府時期到現在,臺漫不只風格和題材越變越多元,就連閱讀方式也推陳出新,從紙本到條漫,通通都有;雅芳也曾分享「說到臺漫,你不能不知道的漫畫大師」,介紹了陳炳煌老師、葉宏甲老師和鄭問老師的創作生涯......。其實,越深入探索臺漫,心中就會有越多的感觸,所以為了讓大家知道——臺漫比你想的閣較有料,本集節目邀請到暨南大學歷史學系 翁稷安 副教授來到錄音間,帶領我們翻開臺漫的時光書頁,透過每一格分鏡,探索時代的變遷、尋找文化的軌跡!

不管你看不看漫畫,都可以當吸收新知一般,來聽聽臺灣漫畫的發展歷史,但節目播畢,你也可以再順手搜尋一下臺灣漫畫基地、國家漫畫博物館,或任何你剛剛聽完很感興趣的臺漫作品與漫畫家,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收穫:)

跟著老師看漫畫▶

廢廢子《直到夜色溫柔》,由臉譜出版

左萱《芭蕉的芽》,由蓋亞文化出版

吳識鴻《OKEN:詩的端倪》,由目宿媒體出版

周見信《來自清水的孩子》,由慢工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