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發現嗎?IC之音,早就跨越電台的邊界啦!
除了涵蓋生活新知與科技趨勢的節目內容,也從聲音為大家拓展學習管道,更透過論壇帶您擁抱國際視野
金鐘獎的肯定,讓進化不間斷,陪伴更升級!
除了涵蓋生活新知與科技趨勢的節目內容,也從聲音為大家拓展學習管道,更透過論壇帶您擁抱國際視野
金鐘獎的肯定,讓進化不間斷,陪伴更升級!
【電臺品牌行銷創新獎】用聲音 培養世界識讀力
【理念介紹】
在AI與數位浪潮席捲全球的時代,資訊如洪水般襲來,而唯有識讀力,才能成為人類立足未來的關鍵能力。IC之音深耕聲音內容二十餘年,從傳統廣播進化為知識學習平台,我們不僅延續了「以聲音傳遞價值」的使命,更開創出以「聲音打造思維脈絡」的新學習型態。
本次推出的線上音頻課程平台,是對聲音媒體未來的一次深刻回應。我們不僅用聲音設計出能被學習的節奏,也用廣播人的堅持打造出真正能陪伴學習者前行的內容。IC之音集結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產業領袖、文化導師與實務專家,透過音頻將他們的思維與知識傳遞出去,讓無數人在日常中、通勤間、零碎時間裡獲得深度的啟發與改變。
IC之音以聲為筆,書寫台灣廣播進化的新篇章,也為未來的聲音學習市場,立下可參考、可複製、可持續的創新典範。
IC之音線上音頻課|用聲音閱讀世界
https://www.ic975.com/course
【課程首頁】
【評審評語】
聚焦竹科族群,以「識讀力」為核心,透過聲音學習建立深度連結。內容設計具有明確的學習結構與目標。透過線上與實體互動,創造差異化,是大膽聚焦且具深度的企畫。
【得獎感言】
謝謝金鐘評審團,特別感謝所有合作的導師們。在講求快速、有效率的時代裡,邀請大家一起學習慢下來,收掉視覺,用聲音閱讀這個世界。




【創新研發應用獎】AI智慧語音生成式新聞編播平台
【理念介紹】
為積極回應聽眾的即時需求,本平台結合語音生成技術與重點新聞摘要演算能力,重新梳理新聞編播的製作流程,不僅提升新聞製播效率,更重新定義節目製作人與播報員的角色分工,讓同樣面對「人才缺口」現況的我們,在人力運用上更具彈性。
【評審評語】
人工智慧工具的應用已是大勢所趨,入圍者整合多項人工智慧技術來擴展內容廣度及產能。兼顧實用性與可擴展性,展現積極應用科技的企圖心,值得鼓勵及效法。
【入圍感言】
IC之音首度參賽即入圍,感謝評審團的肯定!這份鼓勵對我們的數位轉型意義重大。也特別感謝合作夥伴DIGITIMES的資訊發展中心與新聞中心,在技術與內容上支持我們,才有今日成果。未來我們會持續努力,讓IC之音成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陪伴。


【藝術文化節目獎】《原鄉花園-迷與謎》
【節目介紹】
帶您走訪台灣各地原住民博物館、藝術家、藝評家與收藏家,介紹原住民藝術文化,包括繪畫、音樂、編織、雕刻、裝置藝術、貝珠…等。並連線訪問相關教授、專家,揭開重重迷霧,對台灣原住民藝術保存與傳承的困難,提出第一手觀察與解方。從文化知識的角度,帶您走上原鄉藝術最動人的路線。
【本節目由漢唐科技、新竹CBMC、沛錦科技、雷晟科技贊助播出】
【收聽節目】
【評審評語】
節目以雙語展現原民獨特藝術視角,透過「破碎雲朵」形容鬼頭刀跳躍等詩意描述,轉譯原民自然觀,讓聽眾深刻感受臺灣藝術的多元共融。
【入圍感言】
謝謝評審的肯定。金鐘的舞台就像武林擂台,有創新也有傳承。能再次入圍很感恩,都是因為原住民先人的智慧,與原住民各族藝文界人士的耕耘,讓我們展翅飛翔;我們以身為泰雅族為榮。也謝謝天父上帝,讓原鄉花園節目有了靈魂。




【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何戎/《NGU俱樂部》
何戎
從新聞主播出發,他曾是觀眾熟悉的年代新聞晚間面孔,之後轉型專業主持人超過17年,足跡遍及電視、廣播與典禮舞台。現為《NGU俱樂部》主持人,同時是作家與品牌創辦人。以親切真誠的風格,陪伴觀眾走過新聞、娛樂與生活。
【收聽節目】
【評審評語】
有著記者與主播的專業新聞訓練,加上訪談前充分的事前功課,主持人以細膩的觀察、不疾不徐的溫暖語調,成功帶領聽眾進入來賓內心的最深處。
【入圍感言】
「永不放棄,就會看見奇蹟。」謝謝評審團肯定,對於在媒體工作多年的我而言是莫大鼓勵。謝謝盟立集團、IC之音、所有來過【NGU俱樂部】的來賓、和聽眾與親友們的支持,特別感謝Kelly和兒女,讓我永不放棄追求卓越,發揮正向影響力。感謝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