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海嘯衝擊,青年如何找到前景?為何說台灣面臨危機?
當未來工作人口逐年減少,台灣的永續發展怎麼辦?我們還有哪些選擇?

請聽產業界大老黃博治,從宏觀角度看少子化,對青年個人提供職涯發展規劃的參考方向。對少子化下的台灣未來,更提出可能的因應方案,以及在不同抉擇下,我們所面對的未來社會面貌。

 

1. 台灣的危機之一:「富二代」心態的產生

主持人彭宗平教授(以下簡稱彭):

歡迎收聽《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是彭宗平。我們這一季要討論的主題是少子化,上個禮拜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前台灣區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博治,他目前也同時擔任許多重要職務,產業界的經驗非常豐富,而且長期在大學授課,所以他也是學術界的大老。上個禮拜我們談到年輕人怎麼樣正面看待未來,以及如何透過良好的學校、家庭、社會跟企業教育,培養更具競爭力的年輕人,讓國家未來的整體競爭力能夠持續提升。

我們上個禮拜其實言猶未盡,雖然我們知道,現在的年輕人面臨未來少子化的趨勢下,他們有更艱難的未來,但是只要好好努力,腳踏實地,他們還是有非常光明的前景。對現在的年輕人,他們未來職涯發展的規劃,您有怎麼樣的建議?

來賓黃博治理事長(以下簡稱黃):

這個確實是台灣現在面臨的一個問題。回頭看看,台灣可以說進入了小康的社會,就是說一隻腳已經跨進了已開發國家之林,當然還沒有全身都進去。在這種小康社會裡,就整個台灣來看的話,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有「富二代」的心態出現了。我們說富二代,一般來講指的是企業界的富二代。富二代有一種特徵,家庭已經有錢了,能夠供得起讓他去求學、追求生活,所以他會往安逸的方向去生活、去追求。因為他看到辛苦的第一代,自己就不想去嘗試,去repeat(重複)那一種生活。尤其是長子,我看到很多,企業家的長子尤其有這個傾向,他會想去當畫家、當藝術家,走跟上一代不同的路。整個台灣似乎有這一種傾向,當然不是說人人都像企業家第二代那樣富有,可是就有這種傾向。

所以,在台灣我們講追求小確幸,就是類似的現象。因此開咖啡店、小餐廳,就很滿足了,能夠維持自己輕鬆愉快過日子就好了,缺乏雄心大志。這個也可能是因為少子化,大家不必去照顧兄弟姐妹,以前是哥哥要照顧弟弟,然後姐妹要照顧家人,現在幾乎都不需要了,連父母他們自己也有退休金,所以某些年輕人只要把自己照顧好,甚至可以不結婚,不生子女,追求自己的小確幸的生活,的確存在這一種現象。

彭:這個我們看起來是蠻擔心的,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世界是平的,國與國之間的競爭障礙,已經因為科技的發達,特別是資通訊的發達,導致沒有這些障礙了。所以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要能夠永續的發展,事實上是在國際的平台競爭。台灣如果多數人傾向在一個小島裡頭,過小確幸的生活,營造一個封閉式的社會,這個現象,對台灣未來的發展是很不利的,真的很令人擔心。

 

2. 對青年個人職涯規劃的建議

黃:確實如此,彭校長點出了世界是平的,我們不是自己跟自己競爭而已,我們一定要跟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競爭,尤其我們鄰近的國家,都是我們的競爭對象。所以我講我們年輕人未來的職涯發展規劃,一定要心懷大志,但是也循序漸進地努力。意思是,要等待機會,假設你是在企業界裡面,你當然希望你有晉升的機會。這機會可能會來,但是要看你自己有沒有努力,累積到足夠的經驗,才能把握住機會。

你當然也可能自行創業,但也必須要有專業的經驗,那個機會才會來。例如,各位有時候可能看到某一個人說:把布摸一下,他就知道這是什麼材質,價格一尺多少,哪一個國家專門擅長生產這個東西。手一摸,兩秒鐘他就知道,有這些知識在頭腦裡面。

彭:是。

黃:我不曉得我們年輕人有沒有這樣的知識,這是我們必須要去累積的。如果說很多事情的累積,需要歲月才能達到,那你沒有活那麼多歲月,是否就達不到呢?其實不然。很多事情可以用科學方法去超越那一段歲月,快速累積很多經驗。

我記得我也曾經教我的學生,我是學機械的,所以舉跟機械相關的例子:量溫度當然有溫度計最好,可是有些情況來不及找溫度計,假定機械的溫度是人類可以忍受的,不會燙傷的話,還是可以用手觸摸來估計。比方你能忍耐幾秒鐘,就是一個估計方法,雖然有的人皮厚,有的人皮薄,條件不一樣,但你能夠忍耐幾秒鐘,那個是多少度,你還是大概可以知道。

再舉例,一個輪子轉速是多少,你可以用嘴巴數,或是默數123456789、123456789,每秒你算到多少次,就可以估計轉速。經驗多了,就算轉速高達幾百rpm(每分鐘的轉速),用眼睛看就知道現在它的轉速是多少rpm。螺絲的大小也一樣,看到我們的技工拿起這個三分螺絲,那個四分螺絲,人家用眼睛一看就曉得,學生不行的話,可以用手指甲,拿你的比例大小跟他比一比,四分的、三分的、兩分的螺絲,你一比就知道了,不輸這些技工。所以用科學方法可以累積這樣的經驗,我們就能超越時間了,我們建議學生儘可能這麼做。

彭:也就是一定要有本事啦。

黃:可以這麼講。

彭:但您怎麼看待年輕人到企業界做事的態度?或是在企業界裏面,您剛才提到循序漸進,他們應該要有什麼樣的工作態度?該怎麼做,才能夠逐步的往上提升?

黃:有些同學他們畢業的時候,有的曾想說,我要創業!當然創業絕對是好事情,但是,創業是一段辛苦的過程,能否成功,要看創業者的性格、看他對人生的態度,還有看他職業的技能有多少。10個人有1個成功已經夠好了,其實是沒有,很可能100人才會有1個,真正是屬於有資格創業的人,換句話說就是能夠成功的人。你是不是那極少數的怪咖,idea(想法)很好的那一位,就要你自己去衡量了。

所以一般來說,你自己可以去摸索,還是先進入企業。大企業、小企業有所不同,可以學到不同的東西。總之就是學習,去累積你自己的技能,學到管理,還有交你的友伴,將來有機會創業的時候再去創業。走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採取「等待機會」的發展模式,我想這樣的規劃對年輕人可能比較好。

彭:對,非常好。我們今天談到年輕人,將來要在國際上跟大家競爭,大家常常提到要具有國際競爭力,至少要三個能力。第一個是剛才董事長提到的,在專業技能上累積足夠的經驗,第二個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第三個就是我們常常談的外語溝通能力,有了這個能力,才能在國際上跟人家溝通、競爭。董事長以上這些經驗之談,語重心長,我想可以給我們年輕人很好的建議。

 

3. 工作人口減少,如何永續發展?

接下來,我們更關心的是未來少子化的社會,怎麼樣才能夠永續發展。因為我們這個節目《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就是要強調,怎麼樣讓台灣能夠永續發展,提升國家的競爭力。黃董事長可不可以談談,台灣面臨這麼大的挑戰,社會的永續發展該怎麼辦呢?

黃:這個真的是大哉問,不過我們總是保持努力,以樂觀的心情來看待。對台灣的少子化,有人說台灣人口稠密、地小人多,人口減少不是一件好事嗎?當然台灣如果人口減少,人口密度跟世界各國接近一點的話,確實會更好。但是人口要減少,是要各年齡層等比例減少,不能像現在,只有娃娃減少,其他的沒有減少,這樣子整個社會就扭曲了。

彭:對,就是說大家看這個問題,人口減少的嚴重性,不如人口結構改變來得嚴重。

黃:可惜這件事,坦白講已經成為事實了,這個幾十年來政府也是一種失策,沒有非常注意,即使注意到了,也少有行動去想辦法改善。日本現在就設了少子化的大臣,等於是部長級官員來解決這個問題。很有趣的一個現象,中國大陸是在訂有政策,有具體辦法之下達到了今天的少子化。台灣是在沒有政策也沒有策略的狀態下,也同樣達到少子化。

彭:這是不同社會的演變。

黃:兩邊都達到,而兩邊都在頭痛,開始煩惱這個問題了。當然各位也都曉得,從簡單的數字來看,1980年有40萬個小娃娃;1995年,就是15年後有30萬個娃娃;再15年後,2010年有20萬個娃娃;每隔15年就掉了10萬。30年間,從40萬掉到20萬,變成一半,真的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政府現在可以說是後知後覺,開始提到以後的十年,會減少180萬的工作人口,平均一年減少18萬人,這個數字已經是談出來了。我們全國差不多有1000萬的工作人口,當然有些人是屬於可工作人口,但不見得在工作,所以實際在工作的人還要少一點,因此可以說,18萬人差不多等於2%。那麼,將來的狀況就是新進的工作人口少,退休的多,造成全部的工作人口會漸漸降低,現在每年差不多就是以2%左右的速度在降低。

尤其嚴重的,2016年,就是105年的大學會面臨少掉5.5萬個潛在入學生,差不多一下子就少掉20%。這個現象衝擊四年後,社會的新鮮人就少了20%,所以企業界要人的時候,恐怕登報紙不夠,還要透過各種管道去徵人。最後最嚴重的,不是說學用不合一這些問題,或是其他的問題等等,是根本沒有人來應徵了,因為少了20%。

工作人口像這樣迅速降低,對國家的影響非常大,尤其現在的社會非常注重所謂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或是所謂經濟成長率,就是GDP的成長率。這個成長率的計算是以絕對值在算的。

彭:是。

黃:今年生產的GDP跟去年的GDP來比,增加了3%,那麼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就是3%。而當工作人口減少,每個人的生產力又不提高的話,GDP是絕對會降低的。

所以未來我們一定要把每個人工作的附加價值提升,整個社會的GDP才能成長,否則我們就要去忍受成長率等於0,甚至負成長的日子了。

彭:台灣過去有一段時間經濟發展非常的迅速,大家都很引以為傲,我們的GDP持續的上升。但是現在,是不是這種思維會變成一種迷思,就是將來人口減少的時候,GDP可能不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黃:有可能,或許以後要用每個人所產生的GDP,來表達自己的進步,換句話說,就是提升附加價值。至於整個社會GDP的絕對成長率,恐怕我們沒有辦法再像過去那樣,締造輝煌的成就了。所以台灣的選擇就是兩條路,一條是忍受幾乎是零成長率的進行。這種方式也不是不可以,因為你自己的工作人口降低了。但是,這個速度也意味著,提升自己生活水準的速度會越來越慢。

當然,也許這是另外一種對生活的態度,或者說生活哲學。就全人類來講,我個人覺得人類實在是太急切了,急著讓經濟成長一定要提高多少%多少%,結果讓地球的CO2(二氧化碳)迅速增高,最後帶來了氣候變遷,讓自己受苦。其實我個人覺得人類不必那麼急切,現在一年的進步,我覺得用十年間來達成就可以了,不需要為了急切的進步,去忍受那些環保問題、核能問題,以及其他種種的威脅。我覺得人類也許應該換一個想法來生活了,這是台灣未來如果選擇忍受GDP零成長率,可能的一個發展方向。

當然我們很希望還是走第二條路,維持譬如說3%的成長率。要維持的話,一定要有幾個方法,我們簡單的說。首先延後退休,當然是個辦法,或者是活用退休的人力,希望他們多多來當志工,但是都有極限的,他們還是上了年紀,不可能永遠延後下去。第二個就是引進移民,或是外籍工作者,這點過去我們已經在做,但是社會對此還有一點抗拒性。第三個就是最近我們常在努力的,但是還沒有做得很好,就是不做無意義的急救,以節約醫療與社會資源;甚至更多人去世時願意捐贈器官,把器官捐贈給有需要的年輕人,希望靠這些努力,把整個社會的生產力提高。

 

4. 面臨少子化下的人才危機,如何抉擇?

其實,美國為什麼還能夠維持這樣一個領先的程度?有個原因是,美國非常open mind(心態開放),他們接受移民。甚至那些非法移民,一段時間就讓他們合法化。這樣一來,整個社會的基礎人力就會增加,生命力一直產生出來。但是,要去忍耐這樣做對社會產生的問題,這是一個社會的選擇。所以我常常覺得,你要選擇過哪一種生活,是你自己的選擇。

彭:台灣跟美國畢竟還是不一樣,因為我們還是有一些中國的傳統,美國因為是一個移民的社會,所以非常開放。可是台灣在過去幾年,在移民或外籍工作者這部份,其實是慢慢開放的。以前譬如說像國外的學生來這邊留學,讀完書之後,他沒有機會留在這邊工作,但這個尺度現在也慢慢開放了。至於怎麼樣讓優秀的外國人,能夠留在這邊,替台灣的社會發展一起來努力貢獻,這部份您好像也有一些看法。從產業界,怎麼看這件事情呢?

黃:我想這是非常必要的了。自己人不夠,一定要想辦法請外人進來做,甚至於我們都有精英分子被外國拉走了,這種情況下我們更需要去努力。所以接受外人的這種想法,是我們在未來的成長裡面,必須要去接受的事實。唯有這樣做,你才能夠維持成長,你如果拒絕外邊來的人,就會停滯進步。這是台灣的抉擇,不是對或者錯,是要走哪一條路的問題。就跟核能一樣,核能也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你希望靠核能來維持成長,然後冒一點險過日子;還是你不要核能,讓你能夠安心,但是過一種進步很慢的生活。所以這完全是選擇的問題,而不是對或錯的問題,這兩個問題非常的類似。

彭:是。我們以前一起幫教育部研擬《人才培育白皮書》的時候,常常討論一個議題,假如我們將來的小孩數目只有現在的一半,從最簡單的數字來看,每個人的生產力就必須是兩倍,否則社會沒有辦法持續地發展。但是,要把每個人可量化的生產力提高兩倍,真的要從多個層面來看,包括怎麼樣做好教育的投資,還有教育方法必須要改善,怎麼樣能夠提高教育的品質,讓學生真正能夠學到東西。

但是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人力資源的規劃,因為少子化之後,大家說「家有一小,全家之寶」,每一個「小」,都要讓他變成人才,否則我們這個社會,沒有辦法繼續往前走。當然,要讓台灣的社會永續發展,整體競爭力繼續提升,產業結構的改變、生活型態改變都是很重要的事情。董事長以您這麼豐富的產業經驗,又對學校、政府機構都非常的了解,怎麼樣來總結面對少子化,我們國家的競爭力如何提升?是不是可以分享一段簡潔有力的結語呢?

黃:不敢說有什麼大結論。但是我們觀察到,人類的歷史其實是在上上下下。我們從孔子時代,或者漢唐時代到今天,中間有多少的起起伏伏;甚至50年前不只台灣貧,大陸更貧,今天反而是稍微復興起來的時候。所以,我們必須要去抓住那個復興的機會、發展的機會,但是不必太急。我一直覺得人類不要太急,太急的話,其他的副作用會跑出來。

人類的智慧應該用在消弭戰爭,提高人類幸福這些層面,譬如說減少CO2排放、環境保護等方面應該優先處理。其他的進步,如果會耗費很大資源的話,不必太急著追求。比方說太陽將來有一天會劇烈膨脹,大到涵蓋地球繞太陽軌道的大小,會把地球吞進去,人類就沒辦法在這裡活了,但是那是幾十億年以後的事情,不需要現在急著要求人類有辦法應對。追求過度的科學進步,或急著把新技術應用到生活上等等,都可能操之過急。其實人類經濟的進步,或科技的進步,都要致力於消除對環境、對社會的副作用,儘可能用在消弭戰爭,提升人類幸福等方面才對。

彭:非常感謝黃理事長跟我們分享智慧的結晶,今天的節目就進行到這裡。下個禮拜同一時間,我們會邀請前中央大學副校長,李誠李教授,也是一位非常傑出的經濟學家,來這裏跟我們一起探討勞動人口以及產業的轉型,怎麼樣因應少子化的來臨。《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們下個禮拜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