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耕在高大宜音樂學院受到匈牙利合唱環境的啟發,希望可貢獻自己所學,提升日本民謠的藝術性,先以琉球群島來說,其中以沖繩縣為文化中心,其中的奄美群島、沖繩群島、宮古群島、八重山群島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並列為「琉球四小音樂文化圈」,與日本及中國文化頗有淵源,所以從他們的音樂中可找到中國民謠及雅樂的共通點。 琉球王朝的建立為文化發展重要的里程碑。

1429年,由第一尚氏王朝的尚巴志(しょうはし,Shō Hashii,1372-1439)完成統一建立琉球王朝,定都首里(うぐしく/ウグシク,Ugusiku),結束長達近兩百年的分裂。之後經歷第二尚氏尚圓(尚円王,しょうえんおう,Shō In,1415-1476)及其子尚真(尚眞,しょしん,Shō Shin,1465-1527)兩位國王的勵精圖治,國力強盛,在農業與經濟上均獲大幅改善,並積極促進外交,提昇文化素養,堪稱琉球諸島的第一個黃金年代,也是正式進入到人類文明的第一步,他們大量接收來自日本本土的佛教及文字,也因著中國明太祖派遣長史助理琉球國政及閩人三十六姓歸化琉球,給予琉球音樂思想上極大突破。

明洪武5年(1372)是中國與琉球政治關係及音樂發展史最重要的時間,雙方互派使節交流。前述的閩人三十六姓,不但協助琉球人民改進航海技術及提升文教風氣,更將中國的樂器、福建地區民歌、宮廷音樂與工藝產品帶往琉球,相傳其中包括了三弦,之後結合了當地的音樂藝能,形成了琉球特有的琉球的古典樂器,即「三線」(さんしん,Sanshin)。但根據吉蘭引述金城厚的研究:「推測三線是在14世紀晚期由中國使節傳入琉球,有可能來自福建,但直到16世紀中葉才正式有關於三線的文獻記載。」 但確定的是尚真與尚清(しょうせいおう,1497-1555)這兩代君王執政時期的音樂風格,受中國的影響極深。除此之外,與朝鮮、東南亞諸國因貿易往來,文化互相碰撞。

而對於日本本土方面,在15至16世紀百年間兩國始終維持友好關係,直到豐臣秀吉(とよとみひでよし,Toyotomi Hideyoshi,1537-1598)完成統一大業,卻與中國關係交惡,導致位於九州的薩摩藩 對於琉球忠於中國甚感不滿,於是率兵征服了琉球。此後的四百年間琉球王國雖為薩摩藩所監控,但貿易往來十分頻繁,織染、陶瓷等工藝技術水準得以提升,在文化上也互相交流,部份琉球文化傳入日本本土,日本傳統樂器三味線的產生便與琉球的三線有極大的關係。琉球音樂也融合了日本古典戲劇音樂風格,朝多元化發展。 沖繩縣自古被稱為「民謠的寶庫」,其中最南方的八重山群島更是「歌之島」。

琉球王國在14世紀中葉時就已接收了中國音樂藝術,與東南亞諸國文化交流往來密切,又融合了日本傳統藝能,二次大戰前後亦吸收美國音樂元素,造就了音樂文化上的多元性格。八重山群島位於沖繩島最南端,是民謠與傳統舞蹈的寶庫,至今仍興盛各式傳統祭典的地區。 《狩俣ぬくいちゃ》(狩俣村的合唱團)應該是近來難度破表的合唱曲了,但卻廣受歡迎。此曲為宮古島的節慶民謠,由於使用琉球音階(りゅうきゅうおんかい, 琉球音樂共有四種音階,琉球音階的音符組成相當於西洋音階:1、3、4、5、7、1,所以音樂具有濃厚的地方民歌色彩。ぬくいちゃ(kuichya)就字面上來看,就是含有聲音合在一起唱歌的意思。伴隨著團體舞蹈的節奏,在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場所演唱的敘事民謠。 以詩節式(Strophic form)寫成,每段12小節。與德國中世紀的情歌詩人(Minnesinger)所唱的情歌(Minnelieder)及13至15世紀風行於歐洲的俗樂「舞歌」(Ballade)的型式類似,可用二段形式(bar form)來解釋,為aa’B型式,a與a’雖旋律不盡相同,但韻腳相同、節奏相似,是每一段的前兩個樂句,為「反複句」(stollen),其中固定出現「コラサッサ ヒヤサッサ」(korasassa Hiyasassa),是沒有意義的語助詞。而B的歌詞每段皆同,是為「歌尾」(Abgesang),所以每段的12小節固定為:a(5小節)+a’(2小節)+B(5小節)。

歌詞以宮古島方言寫成,松下耕的創作曲。他曾在訪談中提到: 「非常的榮幸能夠有這麼多的民謠可以做為譜曲的題材,這是屬於日本的文化資產。也可藉由新編的作品,提昇合唱團員的音樂表現力。」以西方音樂作曲技巧為基礎,古老簡樸的素材加上現代音樂的語法,在八聲部無伴奏的合唱作品中發揮其嚴謹、結構性強的作曲技巧,塑造出屬於琉球民族的獨特聲響,為民謠寫下新的定義。

歌曲中反覆出現歡呼聲,在酒酣耳熱之際,歌曲後半段以卡農的形式出現歌聲、掌聲與踏腳聲交錯的效果,之後進入到導音-升D,看似要解決至主音-E,最後反而「報以掌聲」,之後在主題反向進行的齊唱及拍掌,兩小節簡潔而絢爛的收尾。 《安里屋之歌》是發生在琉球王朝薩摩藩管轄期間 (1906-1879)的民間故事,亦可從此曲的旋律及傳統演唱方式,找到中國五聲音階及三線伴奏吟唱形式,並窺探出琉球群島與這兩國之間音樂的共同點。 《此時此刻》今、ここに。

2011年,日本發生了近年來最強的地震,是近年來最慘烈的浩劫之一,但也因此,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只是以網路中的「詞彙」來形容,而是透過實際的行動來表達愛。 誠如作曲家松下耕所說: 「降D大調是我認為最溫暖的調性。」所以他在這首歌曲中用和聲式的表現,在聽覺上更感呵護倍至,他也捨棄艱澀的技巧,希望所有的人都有能力可以唱出這首曲子,產生心領神會的共鳴。此曲以伊藤玲子的詩寫成。

地震發生過後,作曲家們共同發起了「為日本而唱」(Sing for Japan),鼓勵所有的朋友以自由奉獻的方式來幫助日本的災民,收入的善款將作為災區音樂重建。因著這段共同的傷痛回憶,也因著音樂,因著愛,感動化為行動,於是產生了一股超越生存的力量。 正如作曲家在樂譜上所寫的話語: 「我感謝上帝賜予我如此精彩的合唱音樂世界,我向每一位唱過這首歌的歌手,致上我的感激。」 就在此時此刻,這股超越生存的力量,在降D大調的和聲中正無限的向未來展開…。

以瑪德利加合唱團為例

菲律賓,一個從字面上就可嗅到多元文化色彩之國度,為西太平洋上的一個群島國家,雖屬於亞洲的一部份,卻有著迥然不同於亞洲大陸的傳統與文化。 從15至16世紀阿拉伯人及西班牙人先後入侵,因此融合了馬來、印度、華夏、伊斯蘭等地區的文化,再加上從歐陸而來的先進文明、天主教色彩及希臘學術精神,也在菲律賓群島中碰撞出繽紛燦爛的火花。

此外,在19世紀末期又經歷了西班牙革命、美西戰爭、美菲戰爭,並成為日本的殖民地,經歷種種政權轉移及文化衝擊,而教會音樂在音樂教育上具有關鍵性的地位,讓這群熱愛歌唱的民族在音樂的表現精彩絕倫。 二次大戰結束後脫離日本統治而獨立,當政局逐漸穩定之際,在1963年,當時甫自美國印地安納大學取得聲樂碩士歸國的安德里亞‧歐‧維納瑞辛教授(Andrea Veneracion, 1928-2013)廣招菲律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各個學院的師生及校友,創立了「菲律賓瑪德利加合唱團」(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Madrigal Singers, 亦為Philippines Madrigal Singers,簡稱Madz),這位「菲律賓合唱教母」一手將菲律賓合唱藝術推向最高峰。在指揮的技巧上,她以靜制動,她用眼神、呼吸、微笑帶領這群來自菲律賓大學的團員,所有人在舞台上「坐」成半圓形的隊型, 用「零點位置」 (zero position,座標原點,假想有一位觀眾在圓圈的正中央,眼神自然一致,每一個人可清楚看見指揮的指示及其他團員的表情),在聲音中有更緊密的互動。走過一甲子,這個「半圓形」合唱團在國際間倍受肯定、獲獎無數,成功的提升菲律賓音樂的精神向度。

※本節目由文化局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