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中華民國古典詩研究社名譽理事長/竹社總幹事 武麗芳

前一回愛上新竹節目中,武麗芳博士娓娓道來其文武兼備的斜槓人生,此次再度邀請她為我們解謎160年前的「梅竹賽」盛況與塹城詩社發展。自1823年開台進士鄭用錫考取科舉功名以來,「文治200年」為竹塹城樹立文風典範,尤其詩社的盛行掀起時代潮流,影響遍及全台各地。

「從清領、日據、臺灣光復到現在,新竹詩壇始終騷風持續,縱使到了今天塹城諸詩社已汩沒於時代洪流裡,但「竹社」這個已經在竹塹地區活動了160年的傳統詩社,卻依舊屹立於迎曦夕照當中,他是臺灣詩壇的傳奇亦是新竹的驕傲。」—武麗芳《從傳統到現代-新竹地區詩社研究》

同治二年(1863)先後成立「竹社」與「梅社」,竹社以北郭園為雅集之地,集結曾得意科舉功名者,而梅社成員多半為未成名之童生,以「潛園」為聚會場所。

武博士從傳統詩社的起源談起,引領我們閱歷200年來淡水廳竹塹城的文化風潮,欣賞雅集共唱酬。同時,示範吟唱林占梅《兵餉支絀,勸輸感作》詩作:

「肉食何人有遠謀,可憐未雨失綢繆。 一朝聞警忙擐甲,半夜量沙枉唱籌。中澤嗷鴻聲倍苦,孤城掘鼠事堪憂。 男兒莫作守錢虜,納粟曾聞卜式侯。」

究竟北郭園竹社的淵源為何?竹塹城各詩社如何變遷?古典詩文的現況與未來意義何在?請聽中華民國古典詩研究社名譽理事長/竹社總幹事:武麗芳,分享傳統詩社的起源與塹城諸詩社的人文風華。

IC之音官網主題專頁👉【設治300文治200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