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收聽
19:00~20:00
笛思林夢想之樹
節目動態:笛思林夢想之樹
主持人: 劉炯朗
2021/04/09
00:05:00
人和人之間的互信,是維持一個和諧美好的共同生活所必備的條件,但是騙子有很多複雜的動機去欺騙別人;而受害者也總有原因和理由,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故事,得到不同的教訓。 貪婪、虛榮總讓人變得脆弱,因而受騙上當,是騙子最常利用的心理。而自欺欺人、不願承認過失、沒有勇氣說出真相,結果便成為不可收拾的大騙局。
柏拉圖在《理想國》第七卷裡有一篇「山洞的寓言」。故事是這樣的: 在一個山洞裡,有一群囚犯面對山洞的牆壁,從小被鐵鏈鎖住。囚犯的背後有火堆,只看到背後移動的東西被火投影在牆壁上的影子;他們只知道影子的存在,並不知道形成影子的實物。有天一個囚犯被釋放,他看到牆後實物,看到火,出洞穴後看到耀眼的太陽,慢慢適應洞穴外的世界,他開心跑回洞裡,把這一切解釋給囚犯們聽,要為他們開鎖,一起到外面去。但囚犯們嘲笑他,粗暴地反抗,不願離開熟悉的世界。 在囚犯的世界裡,書是柴火投射在牆壁上的影子,而不是形成影子的這本書。被釋放的囚犯必須適應、理解洞外的世界,還願意回來與囚犯們分享,帶他們脫離枷鎖。這個被釋放的囚犯就代表了柏拉圖的「哲學家-皇帝」,他的責任就是勇敢地為他人帶來真理。在柏拉圖的理想政府裡,領導者是智慧、勇敢、仁慈、節制、公正和獨裁的哲學家皇帝。 與您分享,歡迎收聽。
2020/08/14 (星期五) 00:04:42
黃河和長江是中國的兩條大河。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帶著大量的泥沙往下流,流入平原時,由於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流速變慢,大量泥沙沉積在河底,造成河床上升,築堤防洪加上 泥沙的沉積,使得河床高出地面好幾公尺。正如開封附近的河床就比地面高出將近二十公尺,彷彿河流高高地懸掛在人的頭上,被稱為黃河的懸河段。而河床上升的後果,自然更加容易氾濫。加上河道的地形、流向與氣侯、緯度條件的影響,引起河水季節性的氾濫。讓黃河的整治,成為民生樂利的第一要務。 詳細節目內容,歡迎收聽。
2020/09/16 (星期三) 00:04:54
印度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在一九一三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詩集《吉檀迦利》(Gitanjali)是泰戈爾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可以說是他的主要代表作。為各位選讀其中兩首有關別離的詩:《告別》、《離開》。 此外莎士比亞也有一首題為《告別》的十四行詩, 讓我們一同欣賞。
2021/02/24 (星期三) 00:04:41
從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九四年,南非政府執行一項種族隔離政策。在種族隔離政策下,投票權是隔離分開的,公共設施的使用也是隔離分開的,稅率、工資和土地取得的權利,也都因種族而不同,導致國家的動亂不安。 反對隔離政策的過程中有兩位重要的領導人物,一是曼德拉,他以反對黨非洲人國民大會的身分反對隔離政策,在一九六二年被捕,被判終身監禁,直到一九九○年被當時的南非總統戴克拉克釋放。曼德拉從一九九○年開始,從抗爭改採協商的策略,在他領導的協商最後終止了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兩人的貢獻也讓他們獲得一九九三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榮譽。 更多對於人權的侵害與抗爭,歡迎收聽。
2020/07/27 (星期一) 0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