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在德州儀器公司,張忠謀先生還很年輕,是公司的新進人員。那個時候,他在半導體方面已有相當扎實的經驗,擁有一個辦公用的小隔間。後來的IC積體電路發明人基爾比,當時連這樣的小隔間都沒有,常拿了一杯咖啡來張先生的地方討論工作,分享自己的發現……

六十年後,張忠謀創辦人接受本次獨家廣播專訪,娓娓道來IC發展的點點滴滴。主持人劉忠繼談到IC從無到有的過程,張創辦人立即強調,「我是完全見證。」1958年,那傳奇的一年,基爾比五月進德州儀器,到了九月份,第一個在鍺片上製成的IC就誕生了。

同一時期,在三、四個月之內,張忠謀先生擔任德州儀器重要生產線的工程師,負責提升良率,也成功了,兩位新進人員立下大功,蔚為佳話。或許,這也預示了未來發展的面向之一,因為「良率」的高低,向來都是台灣IC產業的成敗關鍵!

台積電的成功商業模式「專業晶圓代工」如何誕生?張忠謀創辦人從1985年開始籌辦台積電,如何爭取到重要的資金?回顧IC60年,請聽張忠謀先生為您分享IC積體電路的歷史定位。歡迎收聽!

收聽 張忠謀專訪

解讀 IPCC特別報告 Global Warming of 1.5 °C

國際權威氣候科學組織「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8日於南韓首爾發布最新特別報告,說明科學界對於全球暖化的最新看法。

當年《巴黎協定》將目標訂在將全球暖化控制在「保持全球均溫較前工業化時代的升幅遠低於2℃」,並「努力將溫度升幅限制在1.5℃內」。如今,人類活動已經造成地球升溫1℃,距離1.5℃只差了半度。

同時這份報告指出,預計最快在2030年,地球升溫就會達到1.5°C。到時候會發生哪些衝擊?請聽《氣候戰役在台灣》,台達基金會氣候與能源專員詹詒絜與主持人阿乾共同為您解析。

台灣每四十人,就有一個是東南亞移工?

台灣每四十人,就有一個是東南亞移工?

事實上,比例比1/40還高!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資料指出,在台灣的東南亞移工有近六十七萬人。以全台灣人口估算,平均每三十幾個人當中,就有一位。這些來自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等地的移工,漸漸形塑了台灣社會的另一種風景。

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移工為了各自的原因離鄉背井,最後落腳台灣,他們如何在這片土地生活、工作甚至規劃未來?在台灣的主流文化中,移工如何建立自己的社群與娛樂?有什麼方法能增進移工與台灣人的互相了解?移工的孤單、思鄉與夢想又有誰願意聆聽並分享?

本集為您專訪非營利組織One-Forty共同創辦人陳凱翔,他們特別為移工設計學習型課程,培養移工未來回國謀生的能力。這些課程教些什麼?讓移工產生哪些觀念的轉化?在許多案例中,移工不但回國經商、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成為作家!如何辦到?

請聽主持人沈春華與陳凱翔的對談。歡迎收聽!

頤養好食

台灣已無可避免地步入高齡化社會,隨著年齡增長,牙齒的咬合、對味道敏感度的減弱,不但使食慾越來越差,身體也會因為營養不良而引起不少併發症。 養生也要美味,樂活才能長壽,就從重拾吃的樂趣與幸福開始吧!

伊甸基金會服務身心障礙者超過30年,目前在全台共有7所中重度身障者的住宿型機構,由於身障住民住進機構後,餘生基本上都將在機構內度過,一天當中最值得期待的事情,非「吃飯」莫屬;更考慮到高齡社會演進之下,「通用設計」的概念勢必需要延伸到「飲食」領域,因此,伊甸基金會從2012年引進日本「介護食」(Universal Design Foods)的理念,佐以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與口味,著手研發適合咀嚼吞嚥困難族群的食譜,並與世界餐福事工聯會的廚師們聯手,製作出版《頤養.好食:易嚼、美味的頤養食譜》,協助照顧者在顧及美味、營養、健康、方便的條件下,讓長輩重拾飲食的熱情與享受。

隨著人口高齡化,伊甸發現失能長者及身心障礙長者缺乏陪伴、照顧的問題,以及在家安養、在地老化的想望,因此,在1997年成立「長青家園」,1998年開始為失能長輩提供居家照顧服務;另一方面,透過樂活站、日間關懷據點,規劃健康長者活動及課程,將「延緩失能、健康老化」的觀念融入服務。

唐朝繁華興盛的紡織工藝

唐代衣冠服飾承上啟下,博採眾長,是我國古代服飾發展的重要時期。 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掘證明,唐代紡織業很發達,能生產絹、綾、錦、絁、羅、布、紗、綺、綢、褐等紡織品,且絲織品花色繁多,光彩奪目。顯見到了唐代這時,絲織品的品種結構、圖案紋飾、印染技術都達到了鼎盛時期。同時根據考據,唐代出現的緙絲技術,以本色生絲為經,彩絲為緯。以「通經斷緯」手法自由變換色彩,紋飾更加絢麗,極具藝術神韻。

1987年,對法門寺塔進行修葺的考古學家們打開地宮後,意外地發現了約七百餘件唐朝的絲綢製品。其數量之多,品種之豐富,使得當時進行文物清理工作的專家們都不由發出驚嘆。這七百餘件絲織品幾乎囊括了唐代絲綢的所有品類,而且無論是綾羅綺紗,還是絹繡錦帛,每一件都是絲綢中的瑰寶。提花羅、紅錦,扁平細薄、平滑如紙的繚綾等更是上品。白居易的〈繚綾〉一詩如此形容:「繚綾繚綾何所似? 不似羅綃與紈綺; 應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我輩中人:張曼娟寫給中年人的情書

「我小時候是一個沒有自尊的孩子。」張曼娟說:「當我慢慢建立起自信之後,才把自尊找回來,我才漸漸敢於做自己。

看了《我輩中人》再回去翻《海水正藍》,我才比較認識張曼娟。

《海水正藍》小說中,蕭亦衍對女主角碧紋說:「以前,我等妳長大,現在,我等妳有信心。」這正是張曼娟對自己的勉勵。

張曼娟說她小時候非常逆來順受,以為自己不要讓別人生氣就好了。至於自己有沒有受傷害,一點都不在乎。當你不在乎有沒有受傷害的時候,其實你就一定會受很多傷害,因為別人傷害你時,你沒有躲開也沒有反擊。

國中時的張曼娟被同學霸凌一段時間,因為回憶太壞,於是隱藏起來,直到長大覺得自己夠強壯了,才面對這段經歷,也開始思考為什麼會被霸凌。她說:「這跟自尊有關,我小時候是一個沒有自尊的小孩。所謂的自尊是他知道自己的價值,並且他不會欺負別人,也不允許別人欺負他。」

張曼娟年幼時有一陣子寄住親戚家,在一群孩子中她的成績最差、又長得不討人喜歡,常常受到親戚的嘲諷,所以自我形象低落。那個親戚有一天跟張曼娟的媽媽說:「她真的好乖,乖到什麼程度呢?她做錯事你罵她,她會說對不起;她沒做做錯事,你罵她,她還是說對不起。」後來張媽媽聽了後覺得女兒不能再這樣下去,所以搬離親戚家。

張曼娟說有一次在演講中,提起她最怕過年團聚,她說小時候家族中有一個長輩歧視她,常常當眾羞辱她,讓她感覺孤單無助,躲在廁所裡,希望一切趕快過去。有讀者問她:「如果現在的妳遇見以前的妳,想對她說什麼呢?」張曼娟想像現在的自己,推開掩蔽的門,走進陰暗濕冷的廁所,緊緊抱住纖弱厭世的少女,輕輕地說:「別怕,一切都會過去的。」

為了爭一口氣,不讓長輩看扁,不讓父母臉上無光,張曼娟力爭上游。她領了版稅,請家族長輩吃飯,當年那位羞辱她的長輩對她的敵意消除了,也以她為榮。後來那位長輩罹癌住院,張曼娟還燉了雞湯去醫院看她。搭車途中,她忽然想到這個長輩其實是她的貴人,因為她的不屑,激發了張曼娟的鬥志。「曾經創傷我們的人,其實是加強我們人生能量的人。」

心理諮商師許浩宜說:「那些傷害你的人只是想要求生存而已。」也就是說,他們以為或誤以為你的存在妨害或掠奪了他的人生,那些強悍給出傷害的人,其實是個弱者,你才是他們心中的強者啊!

有了這樣的領悟,還需要浸泡在自憐的情緒中嗎?「真的,一切都過去了。我要往前走去。當我與過往和解,與自己和解,才能從容自在,心平氣和的漸漸老去。」

直到後來,張曼娟說因為遇到一些很棒的人,包括學生、讀者、工作夥伴,常常跟她說:「其實你很棒、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很有價值。」於是慢慢建立起自信。所以她說到現在,自己依然是一個非常樂於稱讚別人、肯定別人的人。因為她很清楚知道它的價值是什麼。

p.s:感謝天下文化提供張曼娟老師新書分享會的音檔

雙鋼琴在台灣幾乎沒有中小學音樂班提供學生雙鋼琴與聯彈的課程,甚至到大學音樂系或研究所這個課程也少有被列為必修課,其實它是被歸類在室內樂範疇中的一種組合。獨奏背譜往往令人卻步,而雙鋼琴與聯彈讓我們在與他人合作互 動中得到莫大的樂趣!並勇敢的在合作夥伴相互陪同下走上舞台。從雙鋼琴與聯彈的練習中發現彈奏技巧與音樂詮釋都因為兩人間相互切磋而進步。尤其它還擴大了我們聽覺上的認知與享受,兩人一起彈奏出的音樂甚至可以呈現出樂團的效果。

泰聲樂府今年主辦2018台灣國際雙鋼琴及聯彈音樂大賽將於12/8、12/14、12/15舉行,報名於11/9截止。比賽項目包括雙鋼琴成人組與表演組、四手聯彈成人組、青少年組、兒童組、家庭組與表演組,歡迎您組隊報名!詳情請洽參賽簡章聲樂府官方粉絲團

前往報名

「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自 2016 年舉辦第一屆,獲得桃竹苗地區大專院校熱烈迴響,兩年來也扶持許多優秀的團隊再各大領域發光發熱。

今年的主題「USAGE 100%」旨為解決社會上資源浪費的亂象。因此除了去年四大類別的公開組外,更特別增設專題組,希望透過同學們的巧思,從源頭解決資源問題。

消滅浪費-用到百分百!剩食、舊衣瀑布,都是典型的「浪費」議題。提倡從源頭降低「浪費」的可能性,讓所有物品發揮最大使用效益。

徵件辦法

麻省理工學院的 50 年計畫

麻省理工學院(MIT)宣佈將投入 10 億美金,成立新的「運算學院」,目標是用人工智慧全面提升所有科系的發展。校長稱此一計畫為:「自 1950 年代成立商學院以來,最重要的建設。」除了主要資助者黑石集團總裁之外,知名企業如蘋果、Google、IB 等的領袖也紛紛恭賀,稱其有望滿足人才的燃眉之急。本期音頻討論此一新學院要解決哪些重要的問題,以及什麼樣的教育能培養出下一代的「雙語」人才。

請聽科技島讀

領袖的高度

我們對領導人的期望通常是高標準的,但事實上他們也只是凡人,需要受一般的提醒約束。除了基本領袖規範之外,更多的是來自他們的特質;領袖魅力有許多理論,重要的是獨特的性格和品德。

北京故宮的許多宮殿都懸有匾額,各自提醒著君王謹言慎行、利國愛民,貴為君王也不能唯我獨尊,仍有必需的修養和禮節。最近有兩個很好的例子,一是美國總統川普訪英引發抗議,一是法國總統馬克宏給年輕人的機會教育,讓我們看見貴為總統也須守禮。

請聽你今天禮貌了嗎?

面臨中年危機,該如何解套?

事業成功、家庭生活穩定,卻總覺得不太快樂,又說不出來明確的原因。這就是所謂的「中年危機」嗎?

本集邀請邱永林心理師,和邁入中年的朋友們分享幾個實用建議。其實只需要一點改變,就能夠讓心靈慢轉彎,重新找回對生活的熱情,擺脫中年危機!

請聽風潮音樂,為生活點播


IC之音由衷感謝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歡這期電子報內容,您可點此「訂閱電子報」,也竭誠歡迎您分享本頁網址給所有親朋好友們,讓更多人聽見我們的節目,使知識傳得更遠,滿足更多好奇心。您有任何問題或指教,也可透過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