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單集介紹

立即行動

台灣濕地復育協會秘書長劉正祥:「希望大家主動接觸我們美麗的溼地,找尋溼地美好的記憶。以前台灣的溼地有很多物種,例如牛屎鯽、田蚌等,都是我們童年美麗的記憶。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有空的時候,可以親近溼地,讓溼地提升你的精神層面、提升你的身體健康。多親近濕地,讓大家都生活在美麗的環境當中。」

島嶼報告

桃園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桃園市楊梅區高榮里,面積僅1.11公頃,為全台最「迷你」的保護區。前身為自來水公司731號埤塘,經調查有瀕危植物黃花杏菜、金錢草,保育類動物則有台北赤蛙、虎皮蛙、貢德氏赤蛙、柴棺龜、雨傘節、錦蛇等。

「嘰!嘰!嘰!」這是什麼聲音啊?是台北赤蛙的叫聲!

台北赤蛙在台灣的平地原本是非常常見的蛙類,包括水田、池塘與濕地都可以看見牠們嬌小、可愛的身影。但因為棲地破壞與消失、農藥濫用等問題,目前台北赤蛙數量非常稀少,只剩下新北市三芝、石門,桃園龍潭、楊梅,與台南官田、屏東內埔等地,還有少數的野生族群。

本集節目要帶你走訪位於桃園楊梅的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這裡是全台面積最小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僅1.11公頃,其前身為自來水公司的731號戰備埤塘,於民國50年完工,最特別的地方是它已經從人造埤塘,野化為自然濕地。因為它是戰備使用,水源獨立,位置又隱密;埤塘四周圍著一小片樹林,可以說為生物提供很好的庇護空間。在保護區的生物當中,最具指標性、最受矚目的便是台北赤蛙。

前身為731號埤塘的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為全台面積最小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曾發現有台北赤蛙、虎皮蛙、貢德氏赤蛙、柴棺龜、雨傘節、錦蛇等保育類動物。(照片提供:台灣濕地復育協會)

2002年,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研究員在731號埤塘發現這裡有一群數量穩定的台北赤蛙族群,極為難得。但之後,台北赤蛙的族群量急速下降,從2005年的180餘隻,到2013年只剩下個位數,情況非常不樂觀。一直到台灣濕地復育協會開始在保護區進行棲地營造,才讓台北赤蛙數量止跌回升。

台北赤蛙身長只有2到4公分,背部為黃綠色或翠綠色,體背兩側各有兩條鮮明的金白線,因此側面看起來為兩條黑線和兩條白線交錯排列,非常特殊。(照片提供:台灣濕地復育協會)

台灣濕地復育協會創辦人吳聲昱表示,起初接手棲地復育的時候,埤塘就是一大池,原先埤塘內的水生生物也都被移除,而且裡面有許多台北赤蛙的天敵,包括吳郭魚、斑鱧等,讓蝌蚪很難生存。因此協會先在台北赤蛙產卵期以隔離網分隔出獨立水域,後續更在保護區內以人力方式,營造出覓食、繁殖、幼蛙、逃生等多樣區域環境。在積極復育之後,台北赤蛙的數量已回升到20、30隻左右。

就讓我們透過聲音,來瞭解這段台北赤蛙的復育故事。

入夜之後,調查員開始於保護區進行調查,仔細聆聽、觀察,搜尋台北赤蛙的身影。 (照片提供:台灣濕地復育協會)

保護區內無法使用機具,因此台灣濕地復育協會以人力方式進行棲地復育與營造,由創辦人吳聲昱(左一)帶領工作人員打造適合台北赤蛙的繁殖池。(照片提供:台灣濕地復育協會)

原本保護區主要埤塘的水草遭人為移除,後由台灣濕地復育協會引入台灣原生種水生植物台灣萍蓬草。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