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單集介紹

立即行動

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祕書長綦孟柔:「雖然現在疫情穩定,但我們還是每天都要戴著口罩出門。請大家妥善地將不用的口罩丟棄到垃圾桶內,或是更確實一點將口罩的繩子剪斷,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傳染性疾病的傳播,也避免動物不小心去纏繞到口罩,造成牠們的傷害。」

島嶼報告

野灣野生動物救傷暨復健中心營運的第一年,總共受理217隻傷病野生動物,其中最大宗為鳥類,共計128隻;哺乳類次之,共67隻;兩棲爬蟲類較少,共計22隻。當中有34%為保育類動物,包括領角鴞、鳳頭蒼鷹、黃嘴角鴞、大冠鷲、穿山甲、臺灣野山羊、麝香貓、柴棺龜、黑眉錦蛇等。

東臺灣第一間野生動物救傷站——野灣野生動物救傷暨復健中心於2020年8月正式揭牌,在營運的第一年便救治了217隻動物,當中以鳥類最多,比率約佔六成,哺乳類三成,剩下一成為兩棲爬蟲類。這些野生動物因為外傷、落巢、陷阱誤捕、犬貓攻擊、路殺等原因,被送至野灣治療與復健。

野灣在臉書粉絲團特別挑出「犬貓攻擊」、「落巢/幼年動物」、「不當人為飼養」等原因,向民眾進行教育宣導。近年流浪犬隻攻擊野生動物的事件有愈趨頻繁之現象,包括穿山甲、山羌皆是容易遭受犬隻攻擊之對象。例如在野灣救援的穿山甲個案中,45%為遭受犬隻攻擊,造成尾巴、四肢與背部多處的外傷。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祕書長綦孟柔表示,希望政府對遊蕩犬貓問題更加重視,做出相對應的管理措施。

另外,民眾發現落巢、幼年動物時,經常會急著出手照顧,但自行照顧野生動物,容易導致營養不良、畸型、視力受損、延誤就醫。送到野灣的幼年野生動物中,有部分是民眾飼養造成動物健康出問題,才轉由救傷站處理,但為時已晚,野生動物已無法順利存活。因此如果您發現了健康的落巢、幼年動物,請將動物還給牠們的媽媽,不要綁架牠們;若是遇到受傷或無法歸還給媽媽的小小野生動物,再聯繫救傷單位。

談起近期印象深刻的救援個案,綦孟柔說了「崁頂小熊」的故事。去年底,臺東縣海端鄉崁頂部落發現一隻約兩歲大的臺灣黑熊,因誤上山豬吊陷阱受困,野灣的獸醫師接獲通報後趕緊前往處理,發現牠不僅骨折、右前肢壞死,體內還有三處槍傷,模樣十分可憐。因為野灣並無收容臺灣黑熊的空間,所以經過初步處置後,將崁頂小熊送往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進行手術、照養、復健。還好牠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雖然部分截肢,但已恢復了正常生活能力,還可以爬樹獵食。終於,崁頂小熊在今年八月中旬順利回到山林。

懷抱對野生動物保育工作的理想,野灣野生動物救援中心努力營運,這一路上也受到許多單位與民眾的支持,如林務局與臺東縣政府挹注經費,有民眾捐款、捐動物的食物與營養品等。野灣也在和泰汽車的幫助下,打造了全臺第一輛專門救治野生動物的醫療車。不過綦孟柔強調,救傷工作只是野生動物保育的後端,要停止悲劇的發生,必須從前端的教育著手,這也是野灣未來一年的重點工作。

除了向民眾的宣導教育之外,對內,野灣也正準備進行志工訓練,改善人力現況。綦孟柔說明,志工分為解說教育組與照養運輸組,前者協助野灣教育迴廊之導覽解說,與不定期的對外宣導活動;後者協助院內動物照養、環境清潔、運輸傷病動物等工作。志工必須接受培訓課程並通過實習與考核,才能開始值勤。

採訪這天早上,我們跟著綦孟柔秘書長上到二樓的露台,聽她談著教育迴廊的策展規劃。這時,下方的草坪剛好有一隻山羌奔跑而過,一溜煙不見蹤影。東部地區的生態極為豐富,但這些野生動物的生存不僅面對天敵的威脅,還可能因為人類而受傷,像是有五色鳥被餵了牛奶、食蟹獴中了陷阱、懷孕山羌被浪犬追咬、有穿山甲被咬斷尾巴,因為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的幫助,牠們才辦法繼續存活,這也讓人深刻感受到,野灣救援工作的價值所在。

如果你也認同野灣的理念,歡迎您以各種方式支持野灣持續營運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