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蜂蜜,你可能會直覺想到「龍眼蜜」、「荔枝蜜」。現在有許多友善山林的特色「森林蜜」陸續登場,要來豐富你的味蕾!

根據統計,國產蜂蜜是以龍眼蜜、荔枝蜜為大宗,占總產量近六成,其他有百花蜜和少數種類的蜂蜜,產品種類相對單調,蜂農也因此彼此競爭。然而「林下養蜂」打開了更大的花蜜資源,不僅提供社會大眾多樣風味、高營養價值的森林蜜產品,也保護了蜂群與森林環境,同時更成為部落發展地方創生的利器。

高雄市六龜區國有林地承租人發展林下養蜂,正在進行查蜂及蜂箱整理。(照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林業用地適度鬆綁,林務局推動林下經濟

「林下養蜂為林務局『林下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品項。」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指出,農委會林務局從2019年起推動林地經營變革,容許林下適度養蜂,並栽培段木香菇、金線蓮、臺灣山茶等作物,增加山村社區及原住民部落的綠色經濟發展。

根據過去法規,臺灣林業用地只能用於育苗、造林和林木生產,林農只靠木材收入難以支撐生計。林務局開放林下經濟後,林農便可以利用森林樹冠層下方的空間,進行農作物栽培或畜牧使用。陳美惠教授表示,這樣可以「以短養長」,讓林農在樹木還沒有收成之前,可以有經濟收入,林農也會更有動力經營森林空間,創造出環境與經濟整體的最大效益。

為了避免對森林造成負面影響,林務局規範林下經濟須遵守三大原則:維持森林原有功能、維持森林植被、不施用除草劑及殺蟲劑及不使用化學肥料。陳美惠教授強調,林下經濟是與山林共生的經濟,不會為了農業、畜牧的生產而毀林,不僅會讓林農更積極地去照顧森林裡的樹木,對森林周邊的社區部落而言,更帶來了地方創生的機會。

長期在南臺灣投入生態旅遊、林下經濟發展的陳美惠教授觀察,許多原住民族人都認同永續山林的觀念,但不知道如何去永續利用森林,產生地方經濟,因此林下經濟政策推出之後,在部落受到滿高的支持。然而在實踐上遭遇到兩大困難,首先是技術,如何讓農牧產品穩定生產是一大挑戰,因此需要長期的陪伴跟輔導;另外,族人會擔心,辛苦生產出來的產品不知道如何賣出去,所以行銷推廣也是協助部落發展林下經濟時,需要解決的問題。

於屏科大森林系苗圃設置的「森林養蜂場」,為學生養蜂技術實務訓練的重要場所,也是部落林下養蜂問題的診療急救站。

打造屏科大養蜂場,累積傳承養蜂技術

你可能會以為,林下養蜂就是把平地的蜂箱搬到森林就好,實際上可沒那麼簡單!採訪這天,我們來到了屏科大校園內的「森林養蜂場」,瞭解陳美惠教授及其團隊是如何從失敗中學習,累積養蜂技術。

森林養蜂場位於森林系苗圃,2017年由林務局與屏科大合作成立的社區林業中心設立,並由森林系師生組成養蜂小組,投入林下養蜂技術的研發與教學,陸續協助屏東縣霧臺鄉、牡丹鄉部落發展林下養蜂。

源森生態創辦人暨執行長廖晋翊,外號「熊大」,他是陳美惠教授指導的研究生,也是屏科大養蜂小組的元老。回想起當初剛開始養蜂,熊大笑著說,「原本養了3箱,一箱裡面有8片,結果養到只剩下3片。」幸好有兩位資深蜂農無私分享養蜂經驗,讓團隊獲益良多,信心大增,愈養愈順利,從3箱、20箱到50箱,「全盛時期加上部落暫時運送下來處理的蜂箱,數量破百箱。」

一般而言,養蜂技術經常是父傳子、子傳孫,不對外傳授,再加上了傳統養蜂技術許多為「經驗談」,造成知識學習與傳遞上的困難。因此森林系養蜂小組詳細進行飼養記錄,聘請資深蜂農以師徒制傳授養蜂技能,並與宜蘭大學、苗栗農改場進行交流,歷經一年多,初步建立蜂群管理模式。後續將技術帶到原住民部落,養蜂小組團隊也會觀察部落養蜂遭遇的問題,試著一起解決。

廖晋翊執行長舉例,有可能在屏科大的採蜜期是4月,可是到了部落,因為海拔差異變成6月採蜜,就差了快兩個月的時間。所以屏科大也將森林系的專長樹木識別導入部落,協助進行蜜源植物的監測。又像是部落養蜂萬一發生狀況,如遭遇大批虎頭蜂危害,無法立即處理,除了團隊上到部落移除虎頭蜂之外,也可以趕快將蜂箱運送下山到屏科大養蜂場,避免造成大批蜜蜂死亡。

高士部落透過社區發展協會的力量,推動林下養蜂,於高士社區發展協會外頭的草坪空地設立養蜂場,目前飼養15箱蜜蜂。養蜂場覆蓋0.8公分網目的黑色菱形網,阻擋虎頭蜂來襲。

建立作業手冊,協助高士部落青年養蜂

林下養蜂的技術穩定之後,陳美惠教授團隊也逐步將養蜂技術輸出到部落林間,開發出別具特色的林下經濟之路。

從熱鬧的恆春出發,沿著200縣道一路往山上行駛,綿綿細雨中,我們來到了被群山環抱的牡丹鄉高士部落。高士部落是排灣族的古老部落,亦是日治時期牡丹地區的政教中心,如今正透過高士社區發展協會的力量,推動林下養蜂。

「一開始確實是什麼都不會,還會有點討厭蜜蜂,怕被叮。但現在都習慣了,甚至一天下來蜜蜂都沒來叮,還會覺得不太舒服。」高士社區發展協會青農李智揚以幽默的口吻,說起了自己的養蜂歷程。

2019年底,李智揚返鄉投入林下養蜂工作,在屏科大養蜂小組、源森生態執行長廖晋翊,及牡丹鄉公所的協助下,在自己的部落「做中學、學中做」,目前飼養15箱蜜蜂。他的養蜂場就設在高士社區發展協會外頭的草坪空地,外頭覆蓋了網目0.8公分的黑色菱形網。李智揚解釋,「這是要防止中華大虎頭蜂來攻擊蜂群」,因為蜜蜂可以自由穿過0.8公分的網目,但虎頭蜂體型比較大,過不去,就可以達到防治虎頭蜂的目的。

除了虎頭蜂的防治方法之外,李智揚也感謝屏科大團隊傳授了一年四季蜂群的管理工作重點,與蜜源植物監測方式,讓他有能力逐步建立起適合高士部落的林下養蜂知識,「每個地區的養蜂不一樣,像石門的養蜂跟高士可能就有差異,所以自己也要進行嘗試,該怎麼配合環境、天氣,把我的蜂養好。」像現在三、四月龍眼開花,但因為高士的龍眼樹不多,所以他會將蜂箱移往有許多龍眼樹的牡丹鄉石門社區;十、十一月份,旭海地區開滿羅氏鹽膚木,他就會將蜂箱移到旭海,讓蜜蜂採蜜。

社區林業中心林下養蜂訓練班學員回娘家,舉辦森林蜜分享會,會中源森生態團隊展示森林蜜、蜂蠟、花粉及周邊產品。(照片提供: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

林下養蜂產業六級化,發展部落新經濟

從事森林養蜂,可以生產出蜂蜜、花粉、蜂王乳、蜂蠟、蜂膠等產品。除此之外,陳美惠教授團隊更進一步協助部落以產業六級化的方式,開發出更為多樣的加工品與體驗遊程,為部落經濟注入新活水。

陳美惠教授表示,產業六級化是指將一級「農林漁牧生產」,與二級「產品加工」、三級「生態旅遊服務」串連整合,帶來更高的附加價值。這麼做不只可以讓產品差異化,也能讓山村部落生產者的收益增加。目前屏東縣霧臺鄉、牡丹鄉以產業六級化發展林下經濟,已經帶來可見的效益,包括產業建置、青年返鄉。

廖晋翊執行長以自家源森生態產品為例解釋,在生產出花粉、蜂蜜等一級產品之後,可以將部分產量提供給部落的工坊或烘焙坊,加工製作為麵條或麵包。也可以使用上述產品進一步開發體驗遊程,例如使用蜂蠟DIY製作蜂蠟布、護唇膏等,並結合部落原有的生態旅遊,讓遊客有更豐富的行程選擇。

廖晋翊執行長一邊說明,一邊拿出了一條特色蜂蠟布。這是源森生態協助霧臺鄉原民部落開發的特色體驗DIY活動,先帶領參加者使用在地蜜源植物,或是楓樹的葉子,在棉布上進行葉拓,並刷上一層蜂蠟,加熱並晾乾之後,就誕生出一條獨一無二的蜂蠟布。

蜂蠟,是天然可食的原料,亦是蜜蜂保存食物的介質,具有抗菌、保濕的特性,因此製作成的蜂蠟布可以用來包裹食材,取代塑膠袋或保鮮膜。透過源森生態開發的蜂蠟布DIY遊程,遊客不只認識到林下養蜂的產品與在地的蜜源植物,同時帶入了減塑的觀念,讓消費者思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屏科大森林系師生組成養蜂小組,2018年5月起將林下養蜂技術傳承到屏東縣霧臺鄉阿禮部落。(照片提供: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陳美惠教授)

品嘗森林的獨特滋味,但只能少量生產

林下養蜂可生產出純淨健康的森林蜜。含下一口森林蜜,就如同吃進了整座森林的豐富滋味。

「多元」是森林蜜的特點,陳美惠教授指出,森林養蜂可以取得不同山頭、不同植物的蜜,而且因為森林四季有不同的蜜源植物開花,讓森林蜜展現出迥異於龍眼蜜、荔枝蜜的獨特性與個性。陳美惠教授認為,林下養蜂是創造蜂蜜與花粉產品差異性的大好機會,但重點是蜂農必須要進一步監測蜜源植物,瞭解現在的蜜到底是哪些植物組成的,也才能適切地對消費者說明產品特色。

然而,林下經濟政策要求農牧產品生產時,不能使用除草劑、殺蟲劑、化肥,且應維持森林植被,因此限制了森林養蜂的乘載量,無法進行大量生產。

廖晋翊執行長解說,在實務上觀察到50箱是一個臨界點,如果養超過50箱,不僅蜜蜂收不到蜜,蜂農還要餵食糖水,「先前想養個100箱,卻發現怎麼養都一直在掏錢」。但如果將蜂箱數量控制在50箱以內,蜜蜂便可以好好地生產蜂蜜,「數量降下來了,我們卻得到了更多」,這就是森林環境對養蜂乘載量的先天限制。

這樣的環境限制不僅約束了養蜂的數量,也篩選出擁有相同理念的夥伴。陳美惠教授表示,如果參與者理念不一致,像是想要追求比較多的量產,他就不會加入團隊,而會選擇到平地養蜂。這些現實考量必須跟有意願參與林下養蜂的民眾進行溝通,避免造成太大的期待落差。

社區林業中心將累積之林下養蜂實務經驗整理出版為《社區林業技術手冊:林下養蜂》與《社區林業技術手冊:蜜源植物監測及選介》等書籍,提供社區部落居民林下養蜂與蜜源植物監測的技術指引。(照片提供: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

青年原鄉築夢,打造地方復興創生之路

在這次採訪中,我們不僅看到林下養蜂的潛力,同時見證了青年耕耘原鄉的豐沛能量。

廖晋翊因為協助霧臺鄉的部落發展林下養蜂,從此踏上了地方創生與創業之路。他與幾位夥伴在2018年成立了「源森生態有限公司」,協助阿禮、霧臺、吉露、佳暮、好茶等原鄉部落的養蜂產業發展。他們設計部落蜜源手繪圖卡、製作蜜源手作筆與蜂蜜烘培小點等產品,也帶著耆老一起做蜜蠟護手霜。這些行動於2021年獲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金獎肯定。

廖晋翊執行長回憶,他曾和一群部落青年到文化健康站,帶領耆老進行DIY體驗,「以往青年回到部落,會被認為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但現在透過專業知識的分享,讓部落長輩能夠認同並肯定青年發展地方創生的價值。尤其聽到耆老說,「你們是我們部落的小孩,不能去當其他部落的小孩」,這樣認可的話語,讓他和其他夥伴內心十分欣慰。

李智揚也是如此,從完全是門外漢,沒有任何與養蜂有關的知識開始,從頭學起,「當我用自己生產的蜂蠟,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條手作護唇膏,心裡是有滿滿的成就感,因為養蜂總算有一點成績了。」他最希望能透過育王的方式,生產出適合牡丹鄉環境的蜂王,進一步推廣林下養蜂。

本集節目將帶領您走訪屏科大養蜂場與牡丹鄉高士部落,認識林下養蜂如何保護森林環境、協助部落產業發展,也提供市場滋味豐富、健康安全的蜂蜜產品。

蜜源調查紀錄到蜜蜂訪冇骨消花,冇骨消是臺灣本土植物中重要的蜜源植物之一。(照片提供: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