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前台灣的社會風氣,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當前風氣的形成,跟近年社會變遷有何關聯?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觀還有多少力量?
如何追求社會風氣的正向提升?

本集特別邀請台灣社會學會前理事長、現任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逢甲大學董事長高承恕分享,其研究領域涵蓋經濟社會學、歷史社會學、社會學理論,全面與您探討社會風氣正向提升的議題。從生活中的事例,看社會風氣、文化的變與不變,以及共同秩序的重要。

 

引言:

主持人彭宗平教授(以下簡稱彭):

歡迎收聽《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是彭宗平。我們這一季要討論的主題是「社會現象與變遷」,涵蓋的議題包括媒體現象、法治與執行、國會與民主治理、青年思維轉變以及社會風氣的正向提升等。我們首先邀請前工商時報社長、中視總經理、中天電視董事長鄭家鐘來討論媒體現象;接著是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前立法委員李復甸教授,來談法治與執行;以及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黃秀端院長來談國會與民主治理;在青年思維轉變這個議題,我們邀請到IMPCT的共同創辦人陳安穠小姐,以及泛科學網PanSci的創辦人、總編輯鄭國威先生,分享他們精彩的看法。今天我們要把議題轉移到社會風氣的正向提升,為大家邀請東海大學的高承恕教授。高教授,歡迎您到我們節目來。

來賓高承恕教授(以下簡稱高):謝謝彭教授,非常榮幸有機會來上這個節目。

彭:高教授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社會學博士,專長領域是經濟社會學、歷史社會學、社會學理論等。他長期在東海大學社會系任教,曾經擔任東海社會科學院的院長、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以及台灣社會學會理事長,他目前也同時擔任逢甲大學董事長。從整個社會結構的變化,到世代間的流動,所帶來的行為改變,都是他關心的範圍。

 

1. 我們面對改變的時代

彭:高教授,我們知道社會風氣一定與整個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從1950年代到現在,整個台灣社會面臨多階段的變遷,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現在又到服務業當家。從社會學的觀點,您怎麼看台灣幾十年來的社會變遷?

高:也許我自己正好是台灣幾十年變化的觀察者,也是一個見證者。我教了幾十年的書,雖然現在我可以說在東海退休,不過我仍然在任教,而且還在大學部任教。

彭:是。

高:所以我有比較多的機會,和現在年輕的世代接觸。假如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的確,我們社會的變化可說是非常巨大。50年代的時候,台灣基本上是農業社會。接著60年代後期,台灣開始工業化,70、80、90一直到現在,變化當然非常快。但在變化裡面,我們又看到有些東西,它的慣性、韌性又非常地強,這部分待會兒也許我們可以談。

不過我們的確必須面對,這是一個改變的時代。今天在節目裡面談這個問題,就是希望和大家分享,我們可能要面對年輕世代的想法、看法,以及這些想法、看法所造成的影響。剛剛彭教授您提到,希望社會風氣往正向發展。所謂的正向,就是我們的力量能夠發揮,讓人與人的關係更為和諧,這個社會也愈加平和;希望除了富足之外,社會能夠有這樣的品質,我想彭教授您的用心也在此。

 

2. 社會風氣變遷的三項關鍵

彭:是。其實不僅是經濟面,政治面台灣也面臨很大的改變,從威權體制一直到解嚴,現在是一個民主開放的社會。另外在社會的現象上,您也長期關心,包括媒體、國會等等,都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無論是間接或直接的,都影響到整個社會風氣的發展。從這些角度,您怎麼看?

高:也許我們先抓三個關鍵點,第一,從基本面講,就是少子化。我們常常把少子化的問題講得比較窄化,其實它不是數量的問題,而是因為少子化,年輕人的人際關係,包括他們和朋友、長輩、社區,乃至於整體社會的關係都改變了。原因是這樣,我們想想看,在我們那個世代,家裡兄弟姐妹多,我們勢必要學習和人共處、相容,甚至很多地方必須要忍讓。

像我自己,家裡七個兄弟姐妹,就是有這麼多人。但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頂多兩個,他們從小成長的社會經驗是不一樣的。自然這些孩子長大了,在社會上無論是工作,是求學,他們的態度與行為模式,就會不一樣。我們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我認為都必須面對這樣的轉變。所以首先我要提出,少子化造成的人口變動,實際上直接影響到所謂社會風氣、觀念等層面,這是第一個關鍵。

彭:是。

高:第二,就是教育體制的改變。傳統上,從小到大,我們的學習經驗,大部分扮演的是一種接受的角色,接受了之後要考試。當然現在仍然很著重考試。但是我們回想一下,彭教授,以前我們念書,我相信您一定挨過打。不過您是資優生、好學生,但在我從小的經驗裡面,好像小學生很少不挨打的,是吧?

彭:是。

高:考試考不好,少幾分打幾下,所以老師的藤條與板子是常在的,但是我們好像也很習慣。當然我不說這件事對或者錯。總之到了今天,我相信,沒有哪個老師敢打小孩,不然第二天,你可能麻煩大了,不但老師問題大,校長問題也很大,是不是?這點在我來看,也改變了整個社會的風氣與行為模式。

第三,當然是科技的演變。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講,手機、網路已經是他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這在我們那個世代是無法想像的。所以,今天在網路社會這個大環境裡面,的的確確,它所形塑的社會風氣乃至於價值觀,都與過去不同。我想您是專家,科技您比我懂,這方面的影響,是人類歷史上過去所不曾出現的。由於節目時間有限,我先提出這幾個關鍵,可說是對社會風氣產生直接影響的重點。

 

3. 傳統文化韌性猶在

彭:剛才您提到這三點,包括少子化、教育體制、與科技演變,影響最大的可能是年輕人。一談到網路或手機,大家常常提到,年輕人是網路社會的原住民,而我們LKK的人,算是新移民。但是LKK的人,常常都會強調,我們受到傳統中華文化的薰陶,非常強調應對進退的禮節。您是一個社會學家,從社會學的觀點,到底中華文化如何影響我們的社會?它會不會是維繫中國傳統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您怎麼回過頭來,用傳統文化看現在的社會?

高:彭教授這個問題很好,剛剛我們雖然提到很多關鍵性的變化與影響,不過,假如從社會和文化的觀點來看,許多傳統的觀念,它的韌性是非常強的。首先是家庭,雖然我們講,現在父母親和孩子互動的模式、接觸的時間,和過去傳統家庭不一樣。但是,我必須強調,家庭的觀念仍然韌性十足。

家庭不外乎幾個軸線,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乃至於親朋好友,就我看來,在我們的社會文化裡,它還是一條主軸線。怎麼講?舉例來說,在逢甲我們辦招生活動,我觀察來面試的學生,父母親大多陪著來。一個人考,往往兩個人陪,你可以看到父母親都陪著孩子。其實這些學生已經要來念大學了,但是父母親還是不放心,我看他們好像比孩子還著急、還緊張。從這方面看,以家庭的人際關係,以及家庭的價值倫理作為軸線,它的慣性還是非常強的。

彭:是。

高:所以我認為,我們的家庭,對我們的社會風氣、對子女的教育,影響極大。要談社會風氣的向上提升,在我來看,家庭教育始終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彭:是。當然家庭教育或家庭倫理、應對進退是很重要的。人與人之間構成社會關係,就是群體關係,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高:您提到人與人的關係,其實我們用一個觀念來講,在傳統價值裡面,有一個觀念,我看它的韌性也是很強的,就是「親、疏、遠、近」。怎麼講呢?雖然前面我們提到,現在網路無所不在,無遠弗屆。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面,這種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舉個例子好了,像結婚發帖子怎麼發?邀請誰、不邀請誰?包紅包是包多、還是包少?是禮到人到呢?還是可以禮到人不到?這就是非常典型的親疏有別,遠近有異。不只是生活中的婚喪喜慶,連我們在工作上也是如此。彭教授您在大學裡面那麼久,坦白說,即使在大學裡面,這一種親疏遠近關係,仍然非常有影響力。只是有時候它是隱性,而不是顯性的。這些觀念,假如說和傳統沒有關係,也說不過去。在國外待過的人都曉得,這方面,我們的確與西方社會是不一樣的。

 

4. 人情雖在,不可公私不分

彭:剛才談到社會風氣會受到社會變遷的影響,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但是您從社會學學者的觀點,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社會風氣?

高: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在廣播裡面,我想用比較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我想我們應該逐步地建立公領域和私領域的區隔。我剛剛談過,在私領域裡面,人與人的關係,倫理、父母、親子、朋友,乃至於我講的中國人強調人情味,比較講究關係,其實不是壞事!人與人活在這個世界,總是要有一點溫度,是吧?

彭:是。

高:所以講到公私領域的區隔,不是否定人情味,而是把人情這一面,像是父母子女彼此之間的關係,都定位在私領域,作為一種規範也好,或習慣也行。但是在公領域裡面,就不適合過度地強調關係,把強調親、疏、遠、近的觀念無限制地擴張。如果無法區別公與私,在政治上就會「只講派系,不講理念」;在商場上就很容易變成只講關係,不理會客觀的遊戲規則。所以我在這裡所強調的,也許我們慢慢要建立的觀念,就是把公領域與私領域區隔開來,各有各的規範。

 

5. 以交通為例談公共意識

高:舉一個生活上的例子,講得遠一點,最近八年八千億的話題很受矚目。

彭:是。

高:雖然我今天不是談政治,但是坦白講,我覺得輕軌不見得很有效果。別人問我,為什麼這些輕軌甚至捷運,不見得行得通呢?我是從社會學的觀點來觀察,台灣是一個摩托車非常發達的社會,摩托車太便利了,誰會去搭輕軌、搭捷運?台北或許例外,因為它已經構成捷運的路網,但在其他的都會區,說實在的,我認為不樂觀。

彭:是。

高:為什麼我會轉到這個議題呢?因為這也是現代社會的變遷。現在除了開車,其實大家代步的工具,已經不是我們小時候坐的公共汽車。你說年輕人哪個不騎摩托車?摩托車太方便,door to door,意思是從家門口出發,到目的地門口一停一靠就到達,太方便了。在這樣的環境裡面,捷運的運量不容易拓展。除非說政府今天把摩托車給禁了,但是我相信沒有一個候選人敢做這件事。

所以在這個環境裡面,回到剛剛的主題,對此,我們現在建立了什麼習慣?摩托車在路上,這是公領域,大家又應該要建立什麼規範?自主地遵守交通規則。坦白講,現在在台灣,許多時候不是汽車出車禍,是摩托車出車禍。現在聽眾聽我們的廣播節目,很可能在開車,他們不但要注意汽車,還要特別注意摩托車。今天提到社會正向風氣的提升,我常常想,第一要做的是什麼?舉個例子,是否大家先把自發性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建立起來?

我們現在滿街都是摩托車,問題來了,我們的摩托車極不遵守交通規則,無論左邊、右邊、前面、後面都看得到,它們甚至可以逆向,怪了,我們的警察伯伯好像只管汽車,不管摩托車的。彭教授您每天開車,大概都會注意到,摩托車常常會跑到您的左邊,到快車道上面。或是路邊常常有人違規併排停車,佔用摩托車的車道,結果摩托車又影響到正常行駛的汽車。

從這個觀點來看,我自己認為,在台灣我們要務實一點,不談道德倫理那麼高超的理念。就是遵守交通規則這種事,假如在我們社會的生活中,沒有辦法建立一些大家共同遵守的秩序,講老實話,社會風氣要提到什麼樣的高水平,是很困難的。我順著剛剛講摩托車的例子,彭教授您也在國外待過。

彭:是。

高:我說,美國社會有一個了不起的地方,比方說,他們的stop sign(交通號誌「停」)是管用的。我常常在想,要是在台灣,說不定連stop sign都不知道撞到哪兒去了。在國外設置一個「停」,或是十字路口遇到紅燈,大家都停;就算沒有別的車,還是會停。所以有人宣稱「美國沒落」,我說美國還是強國,就憑在交通上,它可以用stop sign,用一個「停」字,便足以規範交通秩序,了不起!這是社會風氣,也才是法治的風氣。

我們是什麼情形呢?紅綠燈參考用,標線參考用,即使紅線都是參考用,雙白線也無人重視。所以我自己比較務實一點看,我們的社會風氣要端正,首先應該建立一套概念、觀念與行為模式,叫做秩序。秩序從何開始?像現在年輕一輩騎摩托車,愈騎愈不遵守規則,當然有時候歐巴桑騎得也很猛。這就是一個例子,若我們要讓一個社會變得和諧,變得更加合理的話,首先就要建立大家共同遵守的秩序。而且這種秩序不是靠警察,不是靠紅綠燈,是靠我們發自內心的尊重與遵守。

彭:這和您提到的,從親疏遠近的觀念,到私領域公領域的區隔,都有一點關係。就是從最簡單的自我規範做起,然後再往上推廣。

高:是的。

 

6. 共同秩序是社會基石

彭:從交通規則出發,是關乎我們切身利益的例子,但也可能是一個比較小格局的例子;大格局的議題,包括從秩序談到法治,還有媒體,國會等等的運作,都影響到社會風氣。所以,對於這些一般人認為更高層次的問題,您怎麼看呢?

高:好,這個正是我想接著講的。日常生活的秩序,其實也不是小,它就是基本。小自交通,大到政治,道理都是一以貫之。我覺得 國父中山先生講得很好,政治是什麼?就是管理眾人之事。但是現在我坦白講,在上位的,像是立法院,本身就是一團亂。你要民眾怎麼看?怎麼想?怎麼做?我們講「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風行草偃。」是不是這個道理?

同時我坦白講,當然IC之音‧竹科廣播不是一般媒體,但我們現在媒體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沒有規則,沒有自我約束。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媒體不負責任,很多東西未審就先判,它們講得對就對,講錯算你活該。這種風氣基本上就是沒有自我約束,沒有公共規範,大家濫用自由。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內耗掉很多的力量。所以剛剛彭教授您講對了,從生活的層次,一直延伸到政治面、媒體,我覺得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在台灣,我不大喜歡談政治這個話題,但不管怎麼樣,社會要往正向走的話,必須在各個方面,起碼建立一個「共同秩序」的概念。否則就是內耗,就是對立,要不然講句俗話,就是「膽子大的撐死,膽子小的餓死」。這是不對的!所以我們在這裡也期待,日後年輕一代的人,他們能夠透過教育,透過家庭,透過像您現在做的這個節目,把很多好的觀念傳播出去,這也是一種廣義的教育。我覺得教育還是根本,不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乃至於社會教育,不從這裡做起,社會風氣的正向提升當然困難。

彭:今天非常高興邀請到東海大學社會系的高承恕教授,也是逢甲大學董事長,來節目討論社會風氣的正向提升。我們今天主要談社會風氣由哪些因素所影響、所造成,下個禮拜同一時間,還要繼續邀請高教授,對台灣社會風氣的正向提升做深入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