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十二年國教跟九年國教相提並論,但您知道十二年國教其實不是「義務教育」嗎? 經過三個月探討「教育與人才培育」議題,彭宗平教授歸納出哪些重點?對於台灣教育的明天,以及未來的人才培育,有哪些應該考慮的行動方案? 過去的教育改革,的確衍生出許多的問題。如何面對真相,解決問題,請聽彭教授為您解析!

引言: 我是彭宗平。過去三個月所探討的議題是「教育與人才培育」,之所以選擇這個議題,並不是因為我在教育界服務,而是因為:台灣天然資源短缺,我們過去有快速傲人的發展,最重要的還是靠成功的教育跟優質的人才。展望未來,我們要提升國家的競爭力,邁向先進文明的社會,教育跟人才培育還是我們最重要的憑藉。我們所探討的議題主要分三個層次:大學、技職跟國民教育。

1. 大學教育議題討論重點

我們首先邀請政治大學的錢致榕講座教授,錢教授提到應該要明定「大學主要目的是培養人才」,而教育的手段主要是透過教學,所以應該要做好教學品質的管控,才能夠確保學生的能力。學生學習的成效必須要能夠衡量出來。要做好教學品控,應該要先建立教材、教法,跟學生學習成效的資料庫。他也提到可以委請退休的資深教授,來協助新進的老師做好教學品控。

錢教授在政大推動通識教育跟書院,他特別提到通識教育需要有大口徑的課程。所謂大口徑的課程,就是能夠讓學生培養深度跟廣度的課程,學生必須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甚至很大的代價才可以學好這樣的課程,才可以因此建立他的視野。書院也可以配合大口徑的通識課程來進行。   我們也邀請了旅居瑞典的趙光安教授,來分享他對頂尖大學研究的看法。趙教授分析了目前台灣獲得頂尖大學計畫的12所大學的各個頂尖中心,他發現前面的五個大學,包括台大、清大、交大、成大跟中央大學,幾乎囊括了大部分的頂尖研究中心。但是彼此之間缺乏合作,且領域有相當程度的重疊,而這些重點計畫的目標幾乎都是要發表論文。其他幾所大學,都只有一、兩個頂尖中心,必須藉跨校合作、共用資源,才能夠提升研究的品質跟能量。據趙教授的觀察,這些頂尖中心缺乏校際的整合,而且也缺乏產、學、研三方的整合。

如果以歐盟為借鏡,這樣大的計畫一定會先透過跨部會的協調,盤點資源、集中資源來支援國家長期發展必須依賴的重點領域。然後,這些研究必須能夠提升全民優質的生活社會,所以這樣大的計畫必須要重視產學合作,也必須有具體的做法。頂尖中心的研究必須對社會、對企業有實質的貢獻,不應該只是拚學術論文跟世界排名。他也提到如何利用研究來帶動教學,而歐盟常常都是透過合作,跨國、跨校培養研究生,這很值得我們參考。

2. 技職教育議題討論重點

在技職教育方面,我們邀請了李福登校長,也就是高雄餐旅大學的創校校長,分享他對技職教育的理念。首先他特別提到,技職教育必須是以實務導向、專業本位作為教育理念。必須要涵蓋課程、教材、師資、教法、設備、實習以及就業輔導等等,涵蓋了這些範圍才能夠達到專業本位的技職教育。

李校長也特別分享了他在高雄餐旅大學所進行的三明治教學法。其實三明治教學法就是特別強調實習,要「做中學,學中做」,學生到業界實習,然後再回到學校來上課。當然要進行大規模的三明治教學,學校必須花很大的力氣進行媒合,學校的老師也要定期到業界去訪視學生,最後達到學生「畢業即就業」的目標。

另外一個很夯的話題,就是業界協同教學。業界協同教學要求學校聘任足夠的業界實作的老師,到學校來傳授實務的經驗;而學校的專任教師,也定期到業界去參訪,做實務的學習。學生也可以藉由業界的老師,媒合到業界去實習以及就業,這樣可以達到三贏的目標。所以李校長特別強調要實務導向、要專業本位,採行三明治的教學法,以及業界協同的教學。

我們也邀請了前台中高工、台中高農的陳金進校長到我們節目來。陳校長回顧了過去台灣技職教育的演進。技職教育過去一向是台灣的特色,從國中的技藝班,到高職,到專科,包括二專、三專、五專,到二技、四技、科技大學等等。高職本來是兼具有職業準備教育跟升學準備教育兩個功能。可是,陳校長很感歎,過去長時間的教改,幾乎把技職體制完全破壞,因為目前大概有百分之80幾,甚至超過9成的學生選擇升學,職業準備教育這個功能就慢慢的喪失。陳校長也擔心12年國教的實施,免試入學造成學生學習意願低落;而混材施教,把不同程度的學生擺在同一班,未來在教學現場絕對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至於改進之道,陳校長認為過去高職跟科大之間的目標劃分不明確,課程重疊的太多。在高職這一端,本來應當要注重實用技能的養成,但是現在的專業課程理論部分占的比例太高,專業的技術就被弱化了,因此造成了技職的普通化。注重理論跟應用的銜接,本來應該是科大的目標,但是現在高職的課程,很多部分卻是在做科大應該做的內容。在高職,現在特別強調所謂的群集課程,這種課程範圍太廣,太重視模組的課程,會讓高職各「科」核心的能力弱化。所以陳校長認為高職一定要回到基本功,也就是一定要重視實習課程,達到務實致用。目前高職的實習課程已經減到每個禮拜四小時,可是學生技能的養成應當在高職這個階段就做好,到了科大已經太晚了,因此這點一定要改革。   此外,十二年國教的實施,會為高職、高中的生態帶來巨大的改變,高職可能會變成弱勢,這是我們大家所擔心的。陳校長還提出另外一個大家擔心的政策,就是目前所實施的學年學分制(按:學生成績再差,也可以補考或重修,不會被強制留級),其實絕大多數的高中校長基本上是反對的,這個對學生學習的成效而言,是非常負面的做法,應該重新檢討。

3. 國民教育議題討論重點

在國民教育這個部分,我們首先邀請新竹市光武國中的林茂成老師,分享他在光武國中所推動的春、夏、秋、冬四種課堂外自然探索的學習經驗,春天去溯溪,夏天帶學生單車環島,去年有151位同學走了16天、900公里環繞台灣全島,秋天去爬合歡山,冬天到綠島浮潛。這種自然探索的課外課程已經有15個學校加盟。他特別強調,教室裡老師不只是在教「書」,應該是教「學生」,所以透過探索學習,學生能夠把課堂外所學到的回饋到課堂內,而且引發自主的學習。這樣實施的效果,是學生課業學習的成效也大幅的提升。林老師無怨無悔地進行這些自然探索的課程,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跟精力,實在讓人敬佩,而且他的成效非常的顯著,可以說是國中多元學習的一個典範。

我們也邀請了國家教育研究院測驗與評量中心的李俊仁主任,來這裡說明目前進行的補救教學。讓我們很驚訝的是,從二年級到九年級,也就是到國三,學習成績後段35%的學生經過測驗,數學受測者62萬人,超過50%的人是不及格的,而且年級越高,不及格的比例也越高,國中的數學有70%是不及格的,需要進行補救教學。但是補救教學效果仍然不佳,徒具形式,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必須要能夠診斷出學生的基本能力,但這個不容易做。另外,學生最需要的基本能力才是要補救的,有些真的不需要。

雖然目前在政策上,教學方法與評量的方式已經有相當的彈性,但是還沒有辦法傳到教育的現場,教師的慣性仍然是把課教完,所有的學生要考同樣的題目,而不是考學生學到多少。所以現場的教學,應該改善的是如何達到有效的教學,一開始就把學生教好,要因材施教。但是這樣子教師就必須更盡心盡力,而且所需要的人力跟資源要更多。

我們也邀請了建國中學的陳偉泓校長,分享他對菁英教育的看法。陳校長特別提到教育的對象是人,對教育的改變,應該要用一種緩進的方式。可是十二年國教的實施,入學制度是在短時間決定的,處理升學制度的邏輯很多人是有意見的。

而菁英的學校,以及菁英學生的集中,它是一個自然形成的結果,用人為的方式打破不是一個好主意,未來仍然會重新形成新的明星學校。雖然建中是典型的菁英學校,但陳校長認為,建中仍然是大眾教育的一環。建中最重要的目標,是要提供最好的教育環境跟教育內涵,適合學業成績較好的學生。

談到菁英教育,其實我們很感歎,因為台灣的菁英教育是非常廉價的,只是用能力分校的方式形成菁英學校,資源並沒有增加。比起韓國的科學高中,或者新加坡大量爭取大陸的優秀學生去新加坡讀書,相對於他們所花的經費,台灣辦的是一個廉價的菁英教育。但是,讓國家有一群人非常的高端,互相激盪,培養更多的創造力,產生良性的循環,對國家卻是很重要的,也實在需要相當多的資源投入。以上是我們對過去三個月邀請的貴賓的發言,所做的重點整理。

4. 面對真相,解決教育改革衍生的問題

過去的教育改革,的確衍生出許多的問題,我們必須要面對真相,解決問題。譬如學用落差,人力供需失衡,這兩個重大的問題是一直沒有解決的。大學普及化之後,人人上大學,但是我們的國際競爭力提升了嗎?這個答案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大學供過於求,目前18歲到24歲的青年有67%上大學,但是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國家只有34%,我們是他們的兩倍。大學的規模必須調整,並不是因為少子化,學校招不到學生,而是我們必須提供優質的大學教育,培養優質的人才。

現在的學歷貶值,造成「人找不到事,事找不到人」。我常常跟人家開玩笑說台灣的大學生要有競爭力,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數學,我們現在有超過150所大學,假如我們把它減成50所,就剩下三分之一,學生必須要努力三倍才可以上大學;那經費呢,因為少掉三分之二的學校,所以經費增為三倍。也就是說學生用功程度增加為三倍,資源增加為三倍,我們的競爭力就提高為九倍。當然這是一個玩笑,但它其實可以讓大家深思,怎麼樣利用簡單的數學,就可以看出高教的發展應當怎麼來進行。

談到技職教育,大家都非常的感歎,技職教育本來必須要強調務實致用,但是這些精神已經逐漸的消失。技職教育必須要實務導向,以專業為本位,但是這幾年來,技職的普通化,高職的學生以升學為導向,以及專業技術能力的弱化,這是大家都看到的事實。我們所培養出來技職的學生,並不符合產業的需求。展望未來,我們的產業如果要繼續的擴充能量跟品質,政府對技職教育的改革,一定要有非常大的決心,從根本做起,否則台灣未來在產業的發展,還是受到相當大的限制。

5. 十二年國教並非義務教育,許多層面亟需省思

談到十二年國教,我有很多話要講。很多人把十二年國教跟九年國教相提並論,其實它是不一樣的。九年國教的全名是「國民義務教育」,就是小學畢業之後,沒有上國中是違法的。但是十二年國教的「國教」兩個字,全名是「國民基本教育」,也就是學生經過十二年的學校教育之後,具有基本的就業能力,以及可以繼續深造的能力,這個叫做基本教育,它不是義務教育。但現在有相當比例的民眾,實質上並不知道我們所實施的十二年國教其實不是義務教育。

所有的教育改革,必須要有人民的信任,要循序漸進,因地制宜,而且最好能夠經過試辦,瞭解可行性,才開始大規模的實施。可是我們的十二年國教實質上是匆匆上路,配套不足。我在兩年前受教育部的委託,執行人才培育白皮書的專案計畫,我問過超過20位的國中跟高中的校長,沒有一個人支持在去年開始實施十二年國教,這是一個很大的諷刺。

我曾經請教過一位主管全國教育的前輩,他提到其實現在的國中學生幾乎都可以上高中,但是我們最需要的,是把特殊教育這一塊補足,並且照顧弱勢的族群,包括弱勢家庭、偏鄉、隔代教養的小孩,單親家庭子女,新住民的子女,原住民子女等等。這些經費30億夠了,50億絕對可以辦到第一流的教育,照顧好這一些弱勢族群,辦好特殊教育。但是我們反而花了200多億,今年預計大概會有270億花在免學費上面,這些錢對我們教育的提升是沒有幫助的。而且有很多的學校它的雜費比學費還高,這些弱勢族群實質上還要負擔相當沉重的雜費。

所以我們每年花了200多億,但是真正現場所需要的,並沒有真正獲得補助,比如說我們所謂的「優質高中」,實質上沒有花任何一毛錢去強化、去補助,卻把全台灣超過九成的學校都評為優質高中。我們過去在少子化的情況下,很多的國中小因為沒有辦法繼續聘任足夠的專任老師,所以用代課老師,但在教學跟輔導方面就造成很大的缺憾。這都跟經費息息相關。

此外,國中要能夠進行適性輔導,多元學習,可是我們國中的老師大部分是普通教育體系出身,他們對技職的體系非常的陌生,進行適性輔導跟多元學習事實上需要長時間的進修跟累積,現在顯然還不具備這個條件。我們的教育現場還充滿很多的問題,特別是領導力,現在的校長缺乏足夠的授權來辦學,來推動特色的教育。所以有種種的問題,實質上是並沒有解決的。

當然我們也一直很遺憾,就是過去政府會做人力資源的規劃,但這幾年來,這個機制沒有了。人力的需求規劃不能跟教育結合的話,就造成今天所謂的人力供需失衡問題,當然也造成了學用落差。我們過去三個月的努力,邀請了很多的貴賓來分享他們的看法,從大學、技職到國民教育,這些看法其實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因為教育涵蓋的範圍實在太廣,我們沒有辦法面面俱到,只能透過這樣一個節目把一些重點議題拿出來跟大家討論。希望能夠獲得聽眾的回應與共鳴,也能夠提供給政府做參考,一起來提升教育的成效,培養優質人才,共同為台灣的明天來努力。今天的節目就進行到這裡告一個段落,下一季我們將要探討少子化議題。《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們下週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