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來賓: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 陳一新

蔡英文總統於上周8月28日正式宣布,將自2021年1月1日開始,開放進口 含有 「萊克多巴銨」 、也就是俗稱 『瘦肉精』的 美國豬肉,以及開放進口 出生超過30個月的美國牛肉。蔡英文強調,這是符合國家整體利益 以及未來戰略發展目標的決定,
外界預料,這項重大決定,是為了消除台美雙邊洽談自由貿易協定的障礙,以及為了推動台灣加入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而鋪路。

美國豬肉牛肉進口爭議多年,由於美國牛肉在2012年國民黨執政時期,已經由立法院通過開放進口,而且在2012年 國際食物法典委員會 、簡稱 CODEX,也已經通過制訂出 萊克多巴胺 殘留容許量,當時原本反對進口美牛美豬的民進黨,隨後宣布 不再反對 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牛肉,而且台灣除了禁止牛骨、牛腦、眼睛、脊髓、脊柱等高風險部位進口之外,其餘美國牛肉沒有風險的部位,也已經開放進口多年。
加上美國近幾年也已經被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 狂牛症的「風險可忽略國家」,安全度大為提高,因此,政府這次擴大開放美國牛肉的爭議,不如 將首度開放美國豬肉來得大。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 在8月25日 到至8月26日 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有高達7成3的民眾 不贊成 為了台美自由貿易協定 而開放瘦肉精美豬,只有1成7的民眾贊成;
而根據美麗島電子報的調查,在泛綠選民當中,也有6成4 反對開放瘦肉精美豬。

不過,另一方面,根據 9月1日 台灣蘋果新聞網的報導,執政黨立委透露,蔡英文就在28日宣布 開放美國豬肉之前,當天中午與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同宴請所有民進黨立委,討論開放美豬、美牛進口議題,根據與會人士轉述,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 ,在會中提出一份 由民進黨民調中心委託製作的民調,指出針對美豬、美牛開放進口議題,國內贊成者與反對者的比例持平,各佔43%。

對此,有評論者 認為,這顯示出 執政的民進黨內部多數認為,民意對於開放美國豬肉的反對強度,似乎是可以承受的衝擊,尤其蔡英文總統已經沒有連任的壓力,距離2022年縣市長選舉還有2年,因此才會做出這個決策。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 陳一新分析,台灣其實長期以來都受到美方要求開放美國牛肉與豬肉的壓力。從陳水扁上任開始,到了馬英九總統任內,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薄瑞光就告訴馬英九說,美台「自由貿易協議(FTA) 或者是 「雙邊貿易協議」(BTA)無需等待8到10年,言下之意就是,只要台灣開放美牛、美豬進口,台美FTA或是 BTA就可以 水到渠成。

回顧當時的過程,陳一新指出,馬政府決定在瘦肉精(萊克多巴銨)問題上採取國際科學認證,好不容易才讓出生未超過30個月的美牛得以進口。然而,由於民進黨立委、豬農、養豬業、食安單位、消基會的群起反對,開放美豬進口的問題就一直延宕下來。

後來,台灣2016年再度政黨輪替,蔡英文當選總統。在她的第一任期,不斷要求重啟台美「貿易及投資架構協議」(TIFA),陳一新觀察到,只要美國提到開放美豬進口的議題,蔡英文基於連任的選舉考量,自然就打退堂鼓。
陳一新認為,這次 由於蔡英文總統在今年一月連任選戰中獲得817萬票的高支持度勝選連任,已經沒有選舉壓力,而且台灣的新冠肺炎疫情平穩,到了這時候,考量各種因素,對蔡英文而言,恰好是宣布開放美國豬肉進口的好時機,同時美國總統川普 選情吃緊,正是最需要台灣有所回報的時刻。
但國人關心的重點在於:美國究竟能拿什麼來回報台灣?陳一新認為,台美能否啟動雙邊貿易協議的談判,是個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