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無論從華語影史的宏觀角度來看,或者由李翰祥導演作者生涯的微觀角度分析,都是一部舉足輕重,不可不提的巨作。單看電影序幕「天破曉,靜無聲,一片莊嚴紫禁城」當中,李翰祥團隊造景造境之藝術手法,以及歌聲光影、情景交融的壯闊氛圍,即可知本片絕非噫呀哼吟的市井小調所能比擬,它是歷史,是演義,是傳奇,是金碧輝煌的文化印象,是別出新裁的古典玄想。

還有「天女散花」一折,我們若要論「場面調度」四字,在這場長僅四、五分鐘的廟會遊行裡,一目瞭然。它的美,它的詼諧,還有更重要的——它的韻味。

數一數日子,今年已經是《江山美人》問世第60個年頭了。

 

《江山美人》的敘事野心、製片格局,又非這些明顯的瑕疵所能一筆抹滅。李翰祥打造整段梅龍鎮迎神會的「天女散花」,場面調度之靈活,剪輯之細膩,表演之精湛,全然大師風範。龍鳳酒店「戲鳳」的一整場,林黛巧笑倩兮,萬種風情,眼波一轉,蘭花指一比,整個舞台彷彿都跟著她的身段流動起來;趙雷恰到好處的油滑與倜儻,也讓「風流好色」一詞活脫躍然於銀幕之上,再加上金銓的憨直,三人的組合把「黃梅調」古裝歌唱片從「奇觀展覽」中解放出來,使我們能自由徜徉在這個兼具「古典」且又份外「親切」的大觀園地。

如果我們把《貂蟬》當做是一次暖身,那麼《江山美人》應該是李翰祥電影第一次的集成試驗。他有意識地把自己身為「電影作者」最關心的創作元素——強有力的女性角色、活潑的民俗掌故、舞台感強烈的戲劇張力、立體且精巧的場景設計,還有文人氣質濃郁的感懷唱詞,以及別出心裁的音樂安排——凡此種種,共冶一爐。於此之前的大紅大綠、雞手鴨腳,於此之前的瞬間鎏光、盎然情趣,到這座「里程碑」之後,全將進入另外一番天地。李翰祥對於電影整體色彩的美感追求,對於古典題材的文化省思,對於敘事、戲感的濃淡調配,一切的一切,都有更高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