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未來在全球可能有一兆個裝置!一個個換電池可不得了!

 

在台灣,以十億個物聯網裝置來估算前景,如果都裝上太陽能發電,等於省下2.5座核能電廠!台灣能把握這個商機嗎?

 

手指不見了?35歲的創業家,飛立威光能創辦人周俊賢,現在已經擁有一項優異的太陽能模組技術,率領公司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投資博覽會最有創意團隊。科技部更輔導他們前往矽谷,吸取創業經驗。但他進行相關研究,竟是從垃圾桶裡偶然撿起一塊材料開始的。那是一塊透明的材料,他拿在手上,照理說可以透過材料,看見自己的手指。然而,周俊賢卻沒有看到!

 

其中的道理是甚麼?周俊賢如何從這個小小的發現,讓材料「抓住光」,製造出既軟Q可變形,方便應用,而且更有效率的太陽能電池?

 

你知道嗎?太陽能電池本身比洋芋片還薄!它很脆弱,又需要透光,所以要用其他的透明材料保護。不同技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再者,為什麼現在的太陽能發電,往往需要設置一套「追日系統」,藉著機械讓電池追著太陽跑?可是,小小的物聯網感測器沒辦法裝這麼大的追日系統,卻可能裝在巷子裡或大樓的角落,未必陽光普照,想利用太陽能發電,該怎麼做?

 

在這一集,主持人沈春華與來賓,為您從分析台灣太陽能產業現況開始,談到物聯網未來的重要性,以及它的耗能問題如何解決。從青年創業、科技展望的角度,請聽台灣產業如何抓住綠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