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廣播夢嗎?
在過去,都說廣播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要當廣播主持人真不容易。
但現在,新媒體強勢崛起,人人都可以成為播客。
廣播還有生存空間嗎?
三月二十六日是廣播節。特邀老中青三代(四、五、六、七年級)廣播人分享「如何成為廣播界的明日之星」。

我非常敬重的廣播前輩陶儀,她講話言簡意賅、用詞精煉。原來,是下過苦功的。陶姊說因為非科班出身,她的自我訓練就是為自己建立一本「廣播辭典」。陶姊分享:「當我聽到別人的用詞遣字很漂亮,不管是成語或是形容詞,我就寫下來。有些詞他講得很順口,我用起來很彆扭。於是,我就改成適合自己用的形容詞。」

七年級的廣播人朱楚文出身電視主播,對於影像、文字、聲音都游刃有餘。她更將最新的傳播科技運用得淋漓盡致。好比現在很流行”開房間”,楚文在clubhouse開設《科技財經午報》,目前大概每天平均有1500-2000人同步線上收聽。她同時把廣播節目《科技領航家》搬到clubhouse上同步錄音,最後半小時開放聽眾上台交流,不僅同一個內容可以放在三個平台(廣播、podcast、clubhouse),且能補足podcast缺乏互動機制的問題。對於聽眾來說,聽完節目後,能有發表與互動機會;對主持人來說,也能立刻知道聽眾對於節目內容的想法,作為之後節目調整的參考,她自己很享受這個過程。

迎接數位匯流時代,IC之音也成立了「數位事業部」。該部門的主管張靜宜在清大中文系畢業後便進入電台,有節目、業務、數位行銷部的完整歷練。當電台轉型,她勇敢接下這個挑戰。

有大好”錢途”的國立大學理工科系畢業生,選擇進入”薪酸”的廣播電台工作。讀化學、且得過倪匡科幻小說獎首獎的李知昂,他自封是「媒體的化學煉金師」。目前為電台的創意總監,曾榮獲廣播金鐘獎企劃編撰獎。身為廣播人,企劃力也是必備的能力之一喔。

若你仍有廣播夢、或是想當播客、Youtuber,熱烈歡迎您收聽這集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