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B Air》——李尚仁X張鐵志:《老科技的全球史》保險套與飛機,哪個發明更重要?

 

《老科技的全球史》是部二十世紀的全球科技史,也是一部不尋常的科技史。本書從另一種觀點重新探討歷代重點科技,你不會看到蒸汽機、燈泡、汽車或飛機是如何被發明,而是真正有被使用、被重新創造的「世界科技史」。

 

在《BNB Air》第五集,張鐵志要跟大家聊的書是《老科技的全球史》,來賓則是本書的譯者、中央研究院李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尚仁,他是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科學史、科技史與醫學史中心博士,而本書作者大衛・艾傑頓(David Edgerton)正是他的老師。

 

大衛・艾傑頓(David Edgerton)是英國國王學院「漢斯‧勞興講座教授」(Hans Rausing Professor),他創辦該校的「科學史、科技史與醫學史中心」,致力挑戰傳統的科技史觀,常在雜誌、媒體發表文章。

 

《老科技的全球史》這本書從另一種觀點重新探討歷代重點科技,你不會看到蒸汽機、燈泡、汽車或飛機是如何被發明,而是真正有被使用、被重新創造的「世界科技史」。傳統科技史都以「發明」為中心,然而一個發明要產生影響,得先被普遍使用後才有可能,而當這項科技要背普遍使用時,已經離發明有一段時間了。就像李尚仁在本書的導言所說:

 

以發明與創新為焦點的傳統科技史,無法理解科技在全球扮演的角色;要達成這個目標,必須將研究的焦點放在科技的使用。

 

《老科技的全球史》是部二十世紀的全球科技史,但卻是一部不尋常的科技史。本書從歷史學挑戰科技和創新,用計量史學的觀點對創新論述的批評更是精闢。在本書的第一章,作者就問了讀者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飛機和保險套誰更重要?

 

一般來說,大家會認為飛機是二十世紀很重要的一項科技,不管是它在二戰中被廣為運用,還是在戰後它扮演了運輸、國際交流的重要角色,都為人津津樂道,但以二戰為例,雖然各國大量生產戰鬥機、轟炸機,但事實上決勝關鍵還是地面上的火砲。在二戰中殺死最多人的並非是原子彈、轟炸機,而是地面上的火砲和步槍。人們在感嘆轟炸機的威力時,卻忽略了火砲的改良、軍備的演進與步槍的再造。而講到運輸的功能,最早做到這件事的是「航運」,海上運輸能運送更大噸位的貨品,雖然它看起來不那麼酷炫、甚至有點平凡,但卻是人們最常使用的。

 

你所在意的新科技,往往不如你想像的那麼重要。新玩意很吸引人,但它們真的有這麼重要嗎?作者讓我們看見被忽略的科技,這些科技才是真正影響到多數人生活的工具。「強調未來讓人似乎覺得很有原創性,但這個未來卻其實相當老套。」作者在書中如此說道。

 

台灣相信創新神話,這本書無疑是給不斷追求新科技的人們一碗醒酒湯。很多人常批評社會真跟不上發明的速度,當新加坡在發展無人車時,台灣卻還在蓋鐵路,在談「前瞻計畫」認為台灣不夠「創新」所以經濟停滯。但其實如何「使用」這些科技也很重要。台灣的未來是要跟著世界頂尖科技走,還是應該發展現有科技,讓更多人享受到「現有」科技,每個人可以有不同想法。你可以反駁這本書的論點,但是這卻是可以刺激你思考,促使你辯論下去的一本書。

 

>>相關連結

  1. 購書連結:《老科技的全球史
  2. 書摘:〈老科技的影響力,比我們知道的要精彩許多!
  3. 相關書籍:《科技渴望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