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生活世界裡,充滿了許多的關係,親情、友情、愛情,都是自己和他人的構連。

在這種種的人際關係裡,你是患得患失,還是悠遊自在?你是常常遭遇挫折,還是身邊皆是美好的緣份。

對於不如己意的人際關係,或許可以嚐試著從理解彼此的依附關係開始,想想自己和對方,是何種的依附風格,不同的依附模式,會牽動著不同的人際關係,可以是充滿信任,也可能是滿佈焦慮不安。

就心理學上「依附理論」而言,一個人在孩童時期,如何的與母親互動,如何的被母親對待,漸次地在孩提時期會與媽媽建立一種依附類型,直到長大成人之後,這樣習而得知的依附關係,會影響到親密關係與人際互動。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又稱依戀理論,於1960年,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所提出,他主張孩裹在出生以後會依戀照顧者,以免於受到外在的威脅,而隨著心理學家的實驗發現,孩童時期的母嬰互動,依附關係的影響到的是,終其一生的生活當中的人際。形成了安全、抗拒、逃避、混亂,四種類型的依附關係。

理解自己與重要關係人的依附類型,有助於彼此的理解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