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聽工研院南分院公益科技專案負責人 陳珮琳分享如何投身3D列印科技下鄉行列。

台灣奇蹟思想起–工研院的小故事:跨域合作 科技下鄉讓世界更美麗

近年3D列印的技術發展快速,從精密醫學到工業設備,從塑膠公仔到房屋橋梁,幾乎無所不印,因此快速推動傳統與新興產業的發展,可說是科技製造的重要趨勢。工研院南分院的前身是「雷射與積層製造科技中心」,多年致力於雷射與3D列印的研究,或許多數人已經十分熟知這類科技,但對於偏鄉學童來說,卻是非常陌生的領域,相關教育資源更是匱乏。

「尤其我們單位在台南市的六甲區,就在烏山頭水庫旁邊,包含六甲,還有鄰近的柳營、東山、玉井、山上這些區裡,就有好幾所偏鄉學校。」陳珮琳是土生土長的台南人,對台南卻不是非常瞭解,她在工研院南分院工作時,承辦將積層製造(即3D列印)結合環境教育、創客思維技術的下鄉科普課程,不僅更瞭解台南各區的特色,也獲得了回饋故鄉的滿足感。她說,偏鄉的學童、成年人少有機會親眼目睹高科技的研究設備,但依然求知若渴,於是南分院團隊結合科技能量和研發資源,希望利用多元方式讓科技教育向下扎根,啟發孩童的學習熱情,開創不一樣的科學夢。

「我們把小型的3D列印機台搬到教室去,讓學童看到畫在紙上的2D層層推疊出來,成為立體的3D作品!」陳珮琳分享,團隊成員利用影片和展示品來說明3D列印的原理,讓孩子實際看見2D和3D的差別,也不忘結合台南的在地特色及特產,利用生活中的各種運用來引發興趣。舉例來說,屏東縣牡丹鄉以野薑花聞名,團隊就在課程中融入「香花萃取」概念,利用3D列印設計野薑花的鑰匙圈;台南市龍崎區有「采竹之鄉」的美稱,於是開發竹炭皂的DIY課程;台南市北門區以養蚵為主,長年產生大量廢棄蚵殼,因此團隊邀請社區再造講師到課堂上示範,讓看似無用的蚵殼,化身為美麗的藝術品。如此多元規劃,不僅推廣循環經濟與地方創生,更啟發學童對家鄉特產應用有了更多想像。

「不只是這樣,連食物的氣味也可以列印!」陳珮琳說,疫情影響了地球環境,也讓人們思考如何善用科技知識,藉以適應未來的生活。以3D列印雞塊來說,這是利用雞肉細胞、植物原料列印出的「植物肉」,成品不但可以食用,還帶有雞肉的香氣,這類產品在未來可望有效減少養雞的農地使用量和溫室氣體排放量,也讓肉食變得更加環保。

此外,團隊也會讓鼓勵學童發揮創客思維,將自己的創意具體實現。陳珮琳分享,許多偏鄉孩子只能和祖父母同住,放學後沒有特別的休閒娛樂活動,但藉由3D列印這項「有點特別、又能自己動手做」的技術,就有孩子自己畫圖、寫上爸媽的名字,3D列印做成獨一無二的鑰匙圈,用以表達對父母的思念與愛。截至目前為止,南分院已陸續為台南的玉山、北寮、瑞峰、嘉南、龍崎、北門,以及屏東崁頂、青山、牡丹、車城等國中小進行授課;近年因受到疫情影響,也改用線上方式開課,與高雄科工館體驗創新實驗場合作舉辦「與研究員有約」活動,邀請學生與家長們共同參與。

科技公益是一項無法單打獨鬥的巨大工程,需要與不同單位跨域合作,才有機會以科技開創豐盛的未來。除了前述活動,南分院也將與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合作,將廢棄的塑膠玩具回收、分類材質、後製成線材,再利用3D列印製作成不一樣的玩具或工藝品,成就玩具永續的循環,不但幫助減少環境負擔,更持續療癒孩子的童年,讓世界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