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電光所正工程師王欽宏:4.0的智慧製造保持領先

工研院電光所利用傳統研發技術,搭配工業4.0的智慧回饋想法,滿足「印刷電路板」載板的技術能達「工業4.0」的概念獲得獎項。往這個方向發展,是所有研發部門把技術及相關參數開發出來,然後移轉給現場做量產動作。量產的技術跟參數,很多資料會留在線上,藉由現在所謂的控制翻轉(IOC)的概念想法,讓所有設備逐漸擁有感知感測的功能。藉此功能,做聯網就可逐步積累許多數據,如同人類的知識,累積後,從過往的歷史及經驗中,瞭解在製程當中出現的問題。

在台灣,主要以代工生產、原廠委託設計代工為主,在這個過程當中,面對的是客戶要求我們提出很好的產品品質,以及缺陷在哪,並瞭解這個問題。過去,尚未將智慧製造導入時,都是靠工程師的經驗。若工程師經驗足夠,約一至兩週,透過實驗方法找到製程上所發生的問題。現在。藉由智慧製造,可以透過這些數據收集,再由大數據分析技術及工程師經驗,只需一到兩天時間,就可精準定義排名前三位的主要嫌疑犯。

如此,就能將客戶對產品的問題做確認,然後快速回覆。而未來,在生產線上,即可預防及保養,並預測問題。新產品重新再製造時,也可與客戶建議「如何設計避免某些問題」。創造品質更好的產品,對公司來看,它的良率、整體效益也更高。因此大數據應用落實製造業,可讓國內產業將過去積累二三十年的經驗,變成如黃金般的資料庫,協助產業往下一步的智慧製造再升級,在全球化的競爭得到更好的成效。對公司來說,產值可獲提升,待量與呆帳可降低。經由導入智慧製造,期許帶動產值,讓人均產值往上提升至少30%以上。

「印刷電路板」扮演整合所有的元件的角色,產生一個系統的運作,對所有電子元件系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件。台灣的印刷電路板占全球市占率超過30%,遠大於日本22%,跟韓國17%,在全球是很強的競爭產業,且在國內整個產業鏈的產業產值,從製造到周邊材料與設備,總產值將近八千億,在台灣是第三大電子產業。

台灣因為本身「資訊與通信科技產業」很強,加上工研院扮演很好的佈局角色,能串聯這些公司。希望由本次的運作,做到傳統產業真正轉型的效果。同時期待未來工研院以智慧製造及生產力4.0概念導入,延續我們的「印刷電路板」產業,維持全球龍頭的地位,繼續帶動國家經濟發展,在系統、電子製造持續領先其他國家。

過去與印刷電路載板廠合作的時候,經過不斷開會超過190次後,透過雙方的瞭解與溝通,才能將這些事情做好。工研院電光所去年獲政府政策計畫補助,在一家印刷電路板做示範,且得到到蠻大的回響。因此今年結合台灣電路板協會、工研院及政府,預計成立「PCV國家聯盟」,針對智慧製造、生產力4.0做推廣。

我們面對的是把產品高質化,重新思考生產力4.0如何帶動高質化產品,且能達到最佳效果。其中,很重要的是對「高質化的定義」,所以工研院經由與整個產業作討論,目前選定幾個重要產品一、有關應用處理器,以手機用的應用處理器載板產品。二、有關車用板,汽車、自駕車有很多電子零件,車應用其實最大的挑戰是要求製造達到「零PPM」,就是整批出貨產品不能有任何不良品。「零PPM」代表所有生產過程當中,都要很精密檢測,才有辦法確保每一批貨、每一個產品的狀況。

未來工研院也希望與國內印刷電路板產業結合,讓我們發展的技術得到真正的應用,做所謂輪動式的運算及開發,達到加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