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目邀請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副管理師 黃妃平分享科技下鄉,歡迎收聽。

台灣奇蹟思想起–工研院的小故事:科技下鄉融入生活 廢棄蚵殼華麗變身

台灣西南部沿海是台灣重要的蚵仔(牡蠣)養殖區,年產量超過兩萬噸,但當地堆積的大量蚵殼不但佔空間、難以清理,更是造成環境髒亂的海洋廢棄物。為了讓廢棄蚵殼華麗變身,工研院團隊與業者合作,從蚵殼中提煉碳酸鈣,使其成為環保染料、做成循環器皿,用於建築、紡織、包材等各項產業,還不忘讓科技下鄉,打造屬於蚵仔的循環美學。

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副管理師黃妃平指出,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以「智慧製造」、「感知物聯網」的智慧微系統為研發標的,長年厚植南台灣智慧微系統與雷射應用能量,期望帶動產業升級,創造經濟價值。「未來要開發一個產線,是利用視覺辨識來幫忙自動分流,剔除小顆蚵仔,只留下大顆的。」由於台灣早已進入高齡化時代,目前剖蚵殼、取蚵肉多半仍是高齡長者的工作,因此團隊希望導入視覺辨識系統,運用機器手臂揀選蚵仔,藉以減少工序,提升蚵農的工作效率。

為串接蚵殼循環再生,工研院也將廢棄蚵殼磨碎成粉、提煉出碳酸鈣,再製為環保的藍染染料,將廢棄物的缺點轉化為優勢,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兼顧與自然共存共榮的平衡。黃妃平指出,一般的藍染雖然都使用植物染料,但還是需要使用化學鹼劑幫助顏料滲入布料,並不適合手部長時間接觸,而蚵殼粉有80%是天然碳酸鈣,可用來取代化學鹼劑,減緩咬手的問題,讓手工染製織品更具環境友善價值。

不僅如此,蚵殼還能用於製作機能布料。全世界有90%的機能布料都來自台灣,近年有國內紡織大廠以回收蚵殼結合寶特瓶,研發製造出可發熱、防潑水,同時兼具吸濕排汗、抗菌涼感功能的「海毛紗(Seawool)」,成為循環經濟和綠色時尚的典範。「把半自動的機器手臂用來紡織打樣,對我來說是最美好的一個困難點。」黃妃平說明,現代人講求快時尚,企業都想在短時間內將服飾送到消費者手中,但前端的打樣期無比重要,光是車縫一件簡單的T恤就需要21道工序,整個過程不但要顧及品質,還必須跟時間賽跑。「以前三到五天完成打樣就可以,現在時間變得更緊迫了!」黃妃平曾前往南部紡織大廠參觀,拿了一個塑膠板凳在生產線旁坐了一個月,每天數針數、算間距,只為了讓機器手臂的作業精準,達到更高的良率,同時減少停頓與耗損。

除了企業著眼於世界舞台,蚵殼議題也應該落實於本土教育。因應108課綱,工研院邀請了碩班學生、設計科系學生加入團隊,帶領東石國小、東隆國中的學生來到全台蚵棚密度最高的地區——東石外傘頂洲參觀。「我們希望為蚵仔產地創造更多可能,打造出大家想像中的城市樣貌!」從生產到生態,再從生態延續到生活,工研院團隊身為堅實強壯的技術端,不僅致力於硬體研發,也融合軟性巧思,期望讓人文議題結合科技和產業,跨域整合達成各項任務,也提升蚵殼的價值。展望未來,工研院將持續鏈結技術端和企業共同解題,讓科技與環境一同向上提升,創造出更令人驚艷的蚵循環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