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奇蹟思想起–工研院的小故事:工研院旋轉新生命社

工研院蔡清彥董事長是「癌友新生命協會」的一員,他在協會學習了旋轉功,深覺獲益良多,不僅睡眠品質改善,連白頭髮也減少許多,因此,他也在院內成立「旋轉新生命社」,邀請員工共同參與,鼓勵員工注重健康。

 

「旋轉新生命社」提倡的,是從緩慢的旋轉開始,透過循序漸進的轉動,讓社員找到自己的平衡點。當身體逐漸找到了平衡,再讓旋轉加快速度,最後再慢慢地停下來。轉動時,其實並不會感到暈眩,若覺得暈眩,也因為旁邊有其他人的協助及保護,整個過程安全無虞。

 

「旋轉新生命社」前社長陳美燕,目前任職於行政服務處,就是一位旋轉功的資深愛好者。談到她加入「旋轉新生命社」的起心動念,是因為在2010年參與了前蔡董事長在工研院的年終講座,非常嚮往他提倡的養生觀念,因此隔年二月當前蔡董事長成立了「旋轉新生命社」,她便毫不猶豫地決定入社。

 

「頭暈是因為自己沒有找到身體中心點,只要慢慢地找到身體的軸心,頭昏眼花都可以改善。舉個簡單的例子,這有點像是『打陀螺』。」李露蘋表示,旋轉時,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顆旋轉的陀螺,只要找到自已的中心點,就能穩定軸心,不會轉得滿場飛了。

 

因此,練習旋轉運動,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從快到慢」。在旋轉新生命社,社員可以用兩週到一個月的時間將基本功打穩,就能逐漸地享受其中。「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不需要因為別人旋轉了,你就跟著轉。」陳美燕提醒,旋轉時可以閉上眼睛,也可以自己掌控速度,過程中將自己交給身體的舞動,身體自然會告訴你它想要怎樣的速度,只要它需要旋轉,就會流暢地轉動起來,「因為這是身體的需求,而不是大腦的指令。」慢慢地,我們會有所察覺:「欸,我的腳哪裡用力了?」「我的手是不是沒擺好?」找到身體的平衡,就能轉得愈來愈輕鬆、喜悅,健康自然不請自來。

 

在還沒有練旋轉之前,李露蘋是連坐在遊樂場的咖啡杯裡、甚至開車經過顛簸的路面,都會感覺心跳加速:練了幾年旋轉功之後,有一次到台中麗寶樂園玩,坐上一個360度旋轉的遊樂設施,發現自己已經不害怕了,就這樣玩遍了所有設施。這個旅遊經驗讓李露蘋發現,原來旋轉功對身體確實很有幫助。

 

「許多人對旋轉有很大的迷思,其實地球也在旋轉,只是因為地球很大,所以我們沒有感覺。」李露蘋分享,旋轉的理論也類似洗衣機的脫水功能,當濕衣服被洗衣機脫除了水份,就好比我們在旋轉時,一併清理、洗淨了內心的雜念,就像美燕所說的,只要抓住了中央的軸心,全身放鬆地旋轉,就能享受旋轉的樂趣,更能體會其中的自在。

 

核心幹部李露蘋今年恰好屆齡退休,但退休之後,她依然持續做公益,貢獻一己之力。「旋轉對我來說最大的幫助,就是身體健康,心境也變得更平穩了!」陳美燕分享,參與旋轉新生命社之後,她在工作上、生活上變得更加靈活,身體原本有許多不舒服的小毛病,也已經改善了很多,這些都是旋轉運動帶給她的驚喜與改變。

 

李露蘋,則是2011年4月入社的社員。當時她的先生身體微恙,有一位長年洗腎的同事邀請她加入「旋轉新生命社」,這位同事雖然長年洗腎,但開始練習旋轉功之後,氣色好了許多,讓李露蘋也決定加入旋轉的行列。八年來,李露蘋最大的收穫是身體變好了、腿力增加了,個性也從原本的拘謹變得更開朗,待人接物、處事方面也變得更有彈性。

 

從緩慢的鋪陳到快轉,整個流程至少需要兩個小時,但工研院的同仁工作多半忙碌,並沒有那麼多時間能夠琢磨如何旋轉,因此協會開始推行一種簡單養生的脊椎保健法,一個循環只需要20~30分鐘,每週三中午在89館大廳進行。「雖然是利用午休時間來旋轉,但是大家發現精神變得很好,腰痠背痛、手麻腳麻也都有了改善!」陳美燕表示,一週只要做一次,就很有感覺,回家也能自行找合適的時間練習,可說是一種簡單、有效、不需特別租借場地就能進行的健康活動。

只要察覺身體狀況有了改善,自然願意持續下去。透過自主的旋轉,不但讓身體運作變得順暢,和同好夥伴之間也有了新對話。「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整個團隊一直在做這件事。因為我們都是受惠者!」,陳美燕表示,「施」與「受」必須相互流動,才能達到完美的平衡。2019年9月28日,中華民國癌友新生命協會召集了上千名癌友和志工,在台北車站大廳挑戰「身穿彩裙連續旋轉100分鐘」,旋轉新生命社的社員也參與其中,不僅讓路過民眾停下腳步欣賞,更為癌友加油打氣,這樣凝聚彼此的力量,實在讓人感動。展望未來,旋轉新生命社希望將更多正能量傳遞出去。

 

李露蘋補充,工研院每年的院慶都會辦理旋轉新生命社的推廣活動,每個月第三週的星期二晚上19點到21點,也有相關講座可以參加,歡迎有興趣的夥伴一同加入旋轉新生命社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