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奇蹟思想起–工研院的小故事:台灣生醫材料打造國家隊攻頂國際

一位擁有大同大學材料工程博士學位的高材生,歷經台灣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後,進入工研院任職長達15年,服務期間執行經濟部大型科專計畫,致力於整合台灣醫療器材產業鏈,成果卓越而亮眼。不僅如此,他個人更擁有45項專利,發表超過30篇國際期刊論文,並獲得14項知名研究獎項殊榮——他,就是台灣生醫材料公司董事及總經理,廖俊仁。

 

廖俊仁創立的台灣生醫材料公司,目前有三項主力產品,不僅概念創新,技術上也都有重大突破。第一項是「泡沫式人工腦膜產品」,作為硬腦膜缺損修補的可吸收性植入物,目前已經拿到台灣的上市許可,在醫療院所被廣泛地應用;第二項是「腦中風介入性治療產品」,包含一系列腦血管專用的高階微創醫療器材,用以解決腦中風治療上過去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第三項是「早期退化性關節炎組織修復再生產品」,將酵素部分溶釋軟骨基質的概念,應用於關節腔中局部處理退化性關節炎,以達到軟骨組織的修復。

 

要談「泡沫式人工腦膜產品」,必須先從腦部手術開始說起。「醫生開刀的時候,必須接觸大腦,切除腫瘤、清除血塊,而我們做的只是最後一道修補。」廖俊仁總經理表示,大腦是非常敏感、精密的器官,在大腦上動刀更是攸關性命,精細的修補更非易事。過去醫師在開腦手術時,是用一塊類似面膜的物質修補,醫生必須以手工縫、貼,難免產生滲漏的問題。「所以我們希望做出一種類似泡沫膠的東西,碰到了體溫會自行凝固,讓大腦的修補工作更縝密、安全。」廖俊仁總經理在工研院時期就持續進行相關的研究,歷經多年才將「泡沫式人工腦膜產品」開發出來,讓醫師完成手術時沒有後顧之憂——這就有如烹調一道菜,不加入太多繁複的佐料,又要煮得美味,大腦的修補手術,正是如此精細與艱難。

 

開發醫材的難度,並不亞於開發新藥,不僅需要投注人力、金錢,更需要漫長的研發時間。產品開發完成後,還得經過臨床驗證,才能進入市場被廣泛使用,利潤未必高,但風險必然不小。「所以我覺得,這個產業最難的就是要熬過前面的階段,過程對中必須有耐心,才能克服萬難。」廖俊仁總經理表示,過去台灣企業普遍喜歡做短期、很快能看見產值的產品,雖然短期有獲利,但長期下來未必能持續;醫療產業雖然短期內難以看見成果,也有許多難關要過,但只要成功度過了,產品的生命週期就很長,不但後面的獲利高,也更能長久持續。

 

廖俊仁總經理說,很多時候他想的並不是「能不能賺錢」,而是「有沒有可能改變台灣」,讓台灣走出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這是和過去台灣產業很不一樣的思維,我們要做過去的人不敢做的事,承擔一般人難以承受的風險,這一點非常重要。」廖俊仁總經理讓我們瞭解,創業不僅需要前瞻性的眼光,更需要恆心、毅力與堅持。面對未來,新一代台灣人需要更多決心、勇氣,也要有堅持下去的耐心,擁有這樣的心理素質,才能迎接更多未知的挑戰。